本报记者 杜洁芳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北京骨伤科一行中,提起“双桥老太太”的名号可谓无人不知,她就是罗氏正骨法第五代传人罗有明。由于居住在北京双桥并在家坐诊治病,善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等,患者口耳相传,“双桥老太太”遂声名日隆。2008年,罗氏正骨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今年,罗有明的孙女罗素兰被认定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300年家传手艺薪火传
罗氏正骨法是中医骨伤科中手法治疗的一个流派,同时也是罗氏家族几代人从医临床经验的结晶。作为我国传统医药学骨伤科方面的典型代表,罗氏正骨法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医学研究价值。这一传统医药手法经7代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罗素兰很小的时候,就对奶奶罗有明治病的手法有深刻印象,在她记忆中,家里每天出出进进好多人,有跛着脚的、拄着拐杖的,还有被平板车拉来的……但是经奶奶轻轻一拉、一提、一扳、一拨,病痛就会消退很多,看着着实神奇。“从小耳濡目染,再加上对奶奶手法的惊奇,让我从小就对这门家传手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罗素兰说。从6岁开始,她就成了奶奶的小跟班,在家坐诊时,充当奶奶的小助手,协助奶奶给患者抻抻手指、拉拉脚趾等,外出出诊她也跟在奶奶身后,帮忙打下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奶奶的悉心栽培下,罗素兰逐步掌握了罗氏正骨法的手法精髓。“罗氏正骨法共有37种手法,虽然从小跟着奶奶学,也上手治过病人,但仍觉不够。”罗素兰说,即使后来可以独当一面,她也会抽时间跟着奶奶学习,直至奶奶98岁歇诊。“就算手法全学到手了,但是在临床上总会遇到疑难杂症,看得越多,才能学得越多。我希望可以把奶奶浑身的绝活儿都学到手并灵活运用。”她说。
继承创新发扬光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骨折等疾病逐渐减少,但颈椎病等劳损性、筋伤类疾病却迅速增长。于是,罗素兰在罗氏正骨手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摸索出“罗氏正筋八法”,这是从原先37种手法中总结出来的8种手法,即复贴、扽拉、板拨、分筋、指顶、转摇、挫按和拿捏,主要用于四肢关节的骨错缝及筋出槽等外力损伤之症。
“这些手法看似简单,却更见医生的深厚功底,包括指力、腕力、臂力等,而且需要对几十种手法熟稔于心,稳、准、轻、快,才能手到病除。”罗素兰说。因此,学习罗氏正骨法,最基础的练习不能丢,那就是常年坚持练习指力、腕力等。“不要小看这些基本功,学会手法就像学会武功中的招数一样,真要制服对手还得靠基本功,罗氏正骨法也一样,37种手法学到手并不代表就能治病,必须结合基本功练习。”她说,基本功不到位会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就算已年至古稀,她依然坚持每天练习。
不藏私 不盈利
金字招牌代代传
在奶奶的言传身教中,罗素兰在40年从医生涯中一直恪守着几条戒律,其中就有“不藏私、不盈利”。“奶奶曾说,罗氏正骨不能藏私,要让更多人学会并掌握它,罗家的技术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去挣大钱的。”从奶奶朴素的语言中,罗素兰从小就抱有一颗“医者仁心”,即使在遇到各种诱惑时,也能不为所动。
“只要愿意踏踏实实学的,我都愿意倾囊相授。”罗素兰说。20年前,罗素兰收了一名徒弟,这名徒弟当时是在医院做行政的,但对这门手艺特别痴迷,也非常刻苦钻研,罗素兰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她不仅耐心地给徒弟讲解检查、诊断、治疗方面的手法,还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演示、手把手教导。这名徒弟学有所成,成为了这一行的骨干医生。如今,罗素兰的学生已有近百名,有的已经成为各医院的专业骨干,有的还把罗氏正骨法带到海外,让这门医技惠及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