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环球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要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文化精准扶贫的孟加拉样本
图片新闻
德国青年汉学家魏如兰:在中国找到“归属感”
巴黎小酒馆和露天咖啡馆欲借申遗谋出路
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闭馆15年后重开




 中国文化报 >  2018-07-1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国青年汉学家魏如兰:在中国找到“归属感”

    本报实习记者  张素珍

    德国青年汉学家魏如兰今年24岁,是“2018年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参与者中最年轻的一位。虽然年纪小,但魏如兰与中国、中国文化的情谊却很深。

    对魏如兰而言,学习汉语为她打开了通向中国文学、历史、文化的大门。2013年,19岁的魏如兰迎来了生命中最大的转折。为了亲身感受她心中“谜”一样的中国文化,魏如兰以留学生的身份来到了北京大学,第一次长时间地离开家乡到异国求学,内心充满了紧张、兴奋与不安。老师带领新入校的留学生参观校园,熟悉校园周边环境,体会北京的风土人情,组织他们到故宫、颐和园、王府井等地游览。很快,魏如兰心中的陌生感消失了,亲近感增强了,北京这座城市和中国这个国家的一切生动地跃然于她的眼前。

    与大多数外国留学生不同的是,魏如兰还有幸融入了中国家庭生活。接受采访时,魏如兰多次提到“中国妈妈”,略显严肃的她在此时才会莞尔一笑。人的成长之路总是伴随着一路的舍弃和选择,能留在记忆中的人一定是珍贵或是难忘的。“我的中国妈妈每天都给我做饭吃,教会了我使用筷子,给我讲老北京的故事。”魏如兰说,中国妈妈当时还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把她当女儿一样照看,这也让她渐渐体会到了中国的家教家风,明白了修身齐家的道理。魏如兰寄住的中国家庭在北京小红门附近,到北京大学需要坐一个半小时地铁,但她觉得这份辛苦很值得,因为中国的文化就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虽然是外国人,魏如兰却说自己在中国有一种“归属感”。每次到北京,她都要去曾经留学的北京大学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每条小径、每个角落,都留下过她的印记,充满了难忘的回忆。现在,虽然常年在德国,但无论在大学学习、写学术文章、翻译作品,还是跟朋友聊天时,魏如兰都觉得自己的心无时无刻不在中国,她甚至说,如果有来生,她仍然会把研修汉语作为自己的选择。

    如今,魏如兰潜心汉学研究,尤其关注有关“一带一路”的研究。“一带一路”是魏如兰蒂宾根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的主要内容,此次来中国研修,希望能够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帮助,学习并深刻了解“一带一路”的更多内容。魏如兰告诉记者,中国离欧洲较远,很多人并不太了解中国,她希望能把自己亲身感受到的中国文化讲述给身边的人,并且成为向欧洲介绍中国文化的使者,把中国与欧洲的距离拉得更近一点。

    在谈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时,魏如兰略显兴奋。在她眼中,“汉语热”已经风靡全球,如诗如画的方块字将走向更多的国家,这也体现了当前世界各国人民对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渴望,体现了外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乐观态度。虽然学汉语的欧洲人空前之多,但也应该看到这些外国人多集中在中上阶层。欧洲普通老百姓对中国仍然缺乏直接接触,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多借助于媒体。在了解中国的道路上先行一步的汉学家正是中外沟通的桥梁,也是普通外国人了解中国的窗口。魏如兰希望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欧洲展示近些年中国的巨大变化,认识真实的中国。

    截稿时,魏如兰发微信告诉记者,马上就要跟随“2018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的成员去贵州实地了解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这也是她很期待的。魏如兰的中文很流利,那些曾经与中国有关的岁月,都成为她人生中的精彩片段,若干年后,她或许会成为顾彬、施寒微那样耀眼的汉学家,继续为中国与德国乃至欧洲间的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