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腾
2008年,靳勒结束了3年的“北京艺术家”生活,回到老家石节子村创办了国内第一个乡村美术馆——石节子美术馆。在那里,他将自己所认知的信息利用艺术手段分享给村民,让村民有机会与艺术、艺术家发生关系,并提供给他们去大都市考察的机会。他想用艺术改变乡村,被村民们看作是能人,推选为村长。
石节子村隶属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叶堡镇,是一个藏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全村13户60多人。石节子美术馆的特殊之处在于整个村庄就是一座美术馆,由整个自然村的山水、田园、植被、院落、家禽、农具、日用品及村民生活构成,每家都是展览厅,所有看到的和感受到的都是艺术的一部分。如今,石节子村也因艺术的介入而变得声名远扬,成为十几个艺术院校的社会实践基地。村民也参与到各地的艺术活动中,包括兰州、西安、北京、上海,以及英国曼彻斯特、德国卡塞尔等地。
目前正在北京白盒子艺术馆展出的“谁的梦——石节子十年文献展”,以时间为线索,通过2008年至2018年这10年来的数百场活动的文献资料及大量图片,再现了石节子村的村落面貌以及石节子美术馆的艺术实践和社会交流。而对石节子来说,它的建设和发展也离不开艺术家靳勒。
艺术的影响是乡建的机遇
美术文化周刊:你是最早一批将艺术融入乡村建设的艺术家之一,在你看来,艺术乡建对于当代艺术和乡村发展有哪些意义?10年的艺术介入给石节子村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靳勒:当代艺术应该与这个时代有关,应该与村民有关。艺术进入村庄,打破了当代艺术精英的坛罐,扩展了当代艺术,一种新的声音的出现。石节子村是自然村,海拔1300多米,因村边有花岗石,村民错落分布在8层台阶,一台一台,一节一节而得名。退耕还林后,村里每人不到2亩山地,只能种植些果树、花椒树,靠天吃饭,十年九旱。后来,年轻人知道外边可以挣钱,便离开家乡到城里打工,而五十岁的中年人则在县城打工,六七十岁的老人在村里种果树、带小孩。
10年来,断断续续来到石节子的艺术家有四五百人,如果加上媒体和外来游客,大概有五六千人。现在的石节子依然有13户人家,老龄化严重,以前就是一个被遗忘了的边缘化村庄,如今,在艺术的影响下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正因为有人关注,我们可以做一些公共艺术。让高校公共艺术专业的同学来村庄,了解村庄、了解村民,使用村里的材料进行创作。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也只有40年,艺术界视野乡村实际上是被忽略的,所以近几年才会有艺术家、学者关注乡建。石节子的变化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对探索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近年来,石节子美术馆为这个乡村带来了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也是石节子努力得来的机遇。10年来,“石节子美术馆”的艺术活动影响着每一位村民,帮助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丰富了业余生活,另一方面也帮助村民建立了自信。
美术文化周刊:在艺术融入的过程中,你是如何带动村民以及让他们接受艺术介入乡村改造的?
靳勒:实际上是我领村民去了一趟卡德国参加了“卡塞尔文献展”,他们感觉到很有意思,认为艺术可以让他们免费出国旅游;艺术家赵半狄领着他的熊猫艺术团来和村民一起举办春节晚会,还给小孩发红包、每户分猪肉,村民喜欢。自然相信我,希望我能为村庄做点什么,就选我当村长。我们每年都会做不同类型的艺术活动。举办过“电影节”“国际戏剧、环保、教育”论坛,与北京“造空间”合作的“一起飞—石节子村艺术实践计划”,西安美院合作的“乡村密码—中国石节子公共艺术创作营”,兰州城市学院合作的“专家教村民学陶器”等,我们共同努力到了今天。石节子美术馆的核心就是村民,通过艺术让他们树立信心并有尊严的活着!
让村民共享艺术成果
美术文化周刊:石节子村的经济来源是否因艺术而发生了改变?
靳勒:石节子美术馆成立,其实并没有为村庄带来很多的直接收入,可是我们修了路,安装了路灯,拉上了自来水,通了互联网,改造了旱厕,修建了浴室,众筹了小卖铺。
美术文化周刊:石节子村的艺术发展目前还面临哪些问题,你有怎样的期待?
靳勒:在顽强的十几年中,石节子村已经完成了艺术品的植入,艺术活动也积累了社会关注。目前它所面临的瓶颈,就是如何让石节子的影响力,从较为专业的艺术圈进入更广阔的领域。以当代艺术为核心发展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是石节子唯一的优势,我深信当代艺术会给村庄带来回报,而村民和艺术家的持续创作也对村庄建设、村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基于广阔农村的当代艺术带来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能让村民共享艺术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最佳手段就是研发艺术衍生品,发展旅游,高校艺术创作活动。这就需要村子有一定的对外接待能力,需要营建和改建民宿,有村民食堂、综合活动中心等设施。县政府已经把石节子作为秦安县发展经济的第二个增长点,和准备改造基础设施及村民的院落。目前已有优秀的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参与其中,他们有经验并且能够帮助村民改造家园。组织村民设立公共艺术基金,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要求和标准等,相信石节子的未来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