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美术周刊

第2版

第3版
  标题导航
烁烁油色,如何画写江南?
邂逅一场“解构绘画的激越实验”
线:传承与发展
来自教师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文化报 >  2019-05-26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邂逅一场“解构绘画的激越实验”

本报记者 高素娜

    5月20日,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法国驻华大使馆、梅马克当代艺术中心主办的“支架/表面艺术运动:一次解构绘画的激越实验(1967—1974)”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罗文哲和文化官员白莫迪担任总策划,由亲历“支架/表面艺术运动”的法国资深策展人、艺术史家卡罗琳·比西埃和让—保罗·布朗谢共同策展,展出了安德烈—皮埃尔·阿纳尔、樊尚·比乌莱斯、皮埃尔·布拉利奥、路易·卡内、马克·德瓦德、达尼埃尔·德泽兹、诺埃尔·多拉、托尼·格朗等15位法国艺术家的76件作品。

    “支架/表面艺术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生的一场短暂但激烈的先锋艺术运动,被称为法国20世纪最后一次前卫艺术运动,它上接毕加索和杜尚开启的现代主义、前卫艺术传统,直面彼时全球艺术运动中心转移至美国后法国艺术界面临的思想和身份危机,对法国的现代主义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当时,与世界范围内同时进行的抽象表现艺术、贫穷艺术、波普艺术、极简主义等艺术运动相比,“支架/表面”艺术运动的参与者既是艺术家也是理论的提出者,都有与过去决裂的意愿。这些参与者的目标是将艺术去神圣化,把绘画和雕塑从桎梏中解放出来,在抽象表现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重新找到表达空间。为此,他们使用廉价和普通的材料,通过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创作,正如此次展览中“无笔作画”“无框画布”“烧灼、烙印”“绳结、网、梯子和绳子”“色彩优先”“时间、阳光、泥土和雨水的贡献”等板块所呈现的,正是艺术家当时的工作方式。

    “‘支架/表面艺术运动’虽然是一次非常短暂的运动,持续时间不超过十几年,但它的重要性在于其成员对绘画的解构,他们消解了绘画表面和背景的概念,将作品从墙壁迁移至开放空间或公共街区。他们使用廉价和普通的材料,通过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创作,如折叠、压印、打结、切割、互锁……他们的美学研究和精神反思共同滋养着他们的实践。”卡罗琳·比西埃说,为了支持和证明手工劳作的重要性,艺术家们借用了手工艺或家庭工艺的实践知识,采用了旧石器时代艺术、北美土著的创作方法,部分艺术家甚至从中国古代的哲学和绘画中汲取了灵感。而这,也正是该展之所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原因之一。

    在苏丹看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冷静的、让人怀旧的地方,在这里,历史的样片被浸泡在一种挑剔的目光中和犀利的语言之中。所以每一次涉及艺术史的展览,不仅仅是在场的作品,包括这些组织者同样是诚惶诚恐的,因为他们都要接受这种批判和挑战。“‘支架/表面艺术运动’展尤其是这样,因为对于中国的艺术界来讲,它是比较陌生的。但好在这次展览的全面性展开,让我们看到了这段不应该被忽视的历史,也看到了支撑整个运动表象背后的思想和文化语境。我们要加深对艺术本体发展规律的认识,并通过这个运动看到法国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曲折发展的过程。”苏丹说。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20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