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科技·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科技+旅游”助推湖北文旅融合发展
既是艺术实践也是思政课堂
挖掘数据宝库 助力传统文化
浙江杭州举办“知识创新驱动文旅新发展”论坛
北外高级翻译学院举办成立40周年庆典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9-10-2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图书馆开放数据应用开发竞赛结果揭晓
挖掘数据宝库 助力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  洪伟成

    在今年世界读书日启动的上海图书馆2019开放数据应用开发竞赛近日收官。全部提交的参赛作品经过认真评审,最终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6名、最佳人气奖1名以及人气奖7名。这些获奖作品深挖历史人文数据资源,通过创新应用设计,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丹红印记》来自清华大学图书馆“THU—学者库服务团队”,该微信小程序以开放数据中的红色旅游景点、优秀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及其关联人物、人名规范库中人物为主线,挖掘融合上海图书馆、CADAL、CNKI等开放数据,对景点、历史人物进行多角度阐释,并利用人工智能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展示形式,帮助用户全方位了解景点和人物的相关文化。

    来自同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PoeticData”团队的二等奖作品《诗韵上海——融合AR的上海老建筑观览APP》通过文化地图、知识图谱和AR技术,展示了上海老建筑分布、历史和形制,让用户身临其境领略历史。

    另一个二等奖作品《神秘书信》则来自多所高校和公司组合的“拿了奖就回老家结婚”团队,该作品主要针对以年轻人为主的目标用户群,通过游戏推理解谜的形式层层推进,展现战乱年代共产党人的爱与信念。

    此外,今年的最佳人气奖由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Sense”团队获得,该团队作品《一筑·一事》通过实景图生成以及点亮“打卡”的趣味功能,推广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图书馆开放数据应用开发竞赛于2016年启动,已连续举办4届。今年,上海图书馆与CADAL项目管理中心、哈佛大学计量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图书馆等6家数据合作机构共同打开数据宝库,以“老建筑的故事”为主题,面向国内外征集以开放数据为基础的优秀移动应用产品原型或服务创意,以期充分释放开放数据的价值,最大程度挖掘其背后的应用潜力。开放数据内容主要集中在历史建筑、红色文献、红色旅游、老电影、名人手稿档案、历代人物传记、晚清民国书刊、家谱、藏印、百姓家书等主题,数据总量达数千万条。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表示:“由于顺应了当今大数据应用的发展趋势,比赛得到了相关各界的热烈参与。”据悉,本次竞赛吸引了众多对历史人文数据感兴趣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师生和数据爱好者,共有来自全国13个省区市的155个团队439人报名,相比2018年竞赛,报名团队数量和参赛人数分别增长了40.9%和35.5%。为了加大对历届获奖项目的孵化力度,上海图书馆已联合各类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一起推广普及数据应用,让其中的创新创意成为可复制推广的模式。正如陈超所言:“公共图情机构通常是处在创新链、创业链的起点,可以与市场主体运营的创客空间、联合办公空间、孵化器、风险基金、产业园区等合作联动,成为创新创意的重要推动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