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工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美术文化周刊头版

第2版
视野

第3版
美术馆
  标题导航
做属于这个时代的景泰蓝
从“平淡无奇”到“无奇不有”
民间泥塑艺术的挑战与机遇
“2020金鼠报吉十二生肖文创展”在首尔展出




 中国文化报 >  2020-01-12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平淡无奇”到“无奇不有”
——曹林的纸面世界

    围绕曹林纸面作品的跨界演出活动现场

与兴

    曹林曾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术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日前在烟台美术博物馆举办的曹林纸面作品展中,集中展示了他近五年创作的1000余幅纸面作品,体现了曹林在创作理念与表现手法上的与众不同——从“平淡无奇”到“无奇不有”,意在用通俗的手法表现对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曹林说:“从历史发展的高度俯视艺术创作,就会发现,不论什么时期,其实每一个艺术家的思想和行为都是现实生活的表现——这里面有物质生活也有精神生活。我们今天称之为‘当代艺术’的创作行为,有很多特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换位——创作者用作品提出问题,把结论和答案交给观众,任由众人解读、评说。”

    在纸面作品之外,策展人孙文彧还专门设计了新媒体交互、特殊场域演出、气模装置等内容,给观众带来形而上的、沉浸式心灵体验及视听觉审美感受。通过全感官展示语言与独特的艺术风格相互结合,他们为此次展览创编了实验戏曲《无奇》,邀请优秀戏曲演员王乔乔现场表演,用他者的行为表现曹林作品对每日“庸常化”当代艺术属性的感悟。对这种跨界融合的特殊场域演出,源自三年前曹林主持的中国与瑞士联合教学实践项目“共同舞台”,当时他率领中瑞两国研究生在黔东南隆里古镇创作实验戏曲《共生》,并在明代遗留下来的宅院中演出了。在此次展览上演出的《无奇》中,可以看到创作者对传统演剧模式的颠覆——不仅把演出场地从戏院移至博物馆展厅,而且在强化传统戏曲“唱、念、做、舞”的基础上,抽离其中的核心美学元素,对文本性与故事性急剧压缩,演出不再具备人们通常所说的“戏剧性”,而更关注近距离观演的“剧场性”和“现场感”。

    此次展览还专门设计制作了大型气模装置,分别安放在博物馆的室内外,允许观众与这些装置作品进行互动。展览开幕后,曹林在博物馆举行了9场公益活动。每天都有1000余名观众长时间在展厅里,在早、中、晚分别安排的三个导览时段里,跟随着艺术家本人的现场讲解,观众们积极参与赏画、看戏和玩耍。尽管互动区域的热闹如同儿童乐园,但也不影响报告厅里的学术气氛。曹林在导览介绍之后,还为部分专业观众举办了《当代艺术创作理念》专题讲座。这种轻松、活泼、多元的作品样式,不再拘泥于单一的视觉传播手段,为当代艺术填补了一个缺口。

    曹林以学者的视野,自立于传统、当下与未来中间,以社会学研究的思想框架,关注社会现象,举重若轻地通过视觉艺术的方式呈现与表达。同时,他对创作材料和制作工艺非常敏感,注重周边产品的创意开发。他认为那些可以大量生产、复制,然后回馈生活、融入生活、影响生活——也就是说,可以转化为产品的作品才真正具有当代价值。他经过长期积累与沉淀,在这次展览上推出了极富个性的标志性形象“角角”,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玉录制成泥塑玩偶,并请专业气模厂家放大制成不倒翁,还设计、开发了挂盘、咖啡具等陶瓷产品。展览恰逢当地文化主管部门举办的“冬游齐鲁·好客山东”鲜美烟台惠民季活动,这些丰富的文创产品,成为参加博物馆夜场活动观众争相合影和购买的网红吉祥物。不仅让市民游客充分感受“博物馆奇妙夜”的不同魅力,也带动了艺术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让烟台冬游越“夜”越美丽,越做越火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