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南 国 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专 题
  标题导航
中国传统文化走进“奥科会”
“荆棘之冠”下“文化三城”的嬗变
一个书画家的奥运情结
世界青年合唱团澳门献演
中国军事珍品首度亮相香江
台湾媒体强势报道国内网游
奥运的中国更加开放和自信




 中国文化报 >  2008-08-0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奥运的中国更加开放和自信

  刘小萍

  奥运会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中国以及世界各国对奥林匹克的热情与热爱。中国在这一世界性的盛会上,以前所未有的开放胸怀拥抱世界,同时自信地接受了国际社会的检阅。

  7月23日,北京奥组委官员宣布,北京将在奥运期间开辟3个游行示威地点。此举在西方舆论界引起关注:路透社认为,中国做出这个决定“令人惊讶”;《国际先驱论坛报》也称,这对中国政府来说是一个“突破”;比利时“亚欧项目”主任福凯则表示,中国在3个公园设立示威区,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举动。此举对中国来说,既符合国际惯例,是法治进步的表现,也彰显了大国的自信,以及民主与开放文明程度的提升。

  在本届奥运会上,央视将进行不延时直播奥运赛事。事实上,世界各国电视台为保证播出安全,都会在直播的时候做技术延时,以往观众看到的直播节目实际上是15秒或30秒之前的实况。短短数秒,不难看出中国政府的进步。在奥运会这样的大事件中作出跨越,表明负责任的中国准备好了,敢于也勇于接受挑战。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的心态越来越开放和包容,越来越以世界的标准丈量自己。此次对境外媒体,北京可谓是“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不仅对境外刊物解禁:包括《时代》、《国际先驱论坛报》、《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泰晤士报》等知名报刊在内的百余种主流报刊和书籍能够在奥运场所内零售,而且对境外记者提供种种便利:北京奥运会期间境外记者采访只需被采访对象同意,而无需像以往必须事先向外事办提出申请。中国信守了境外媒体自由采访的承诺,北京奥运会将是一届“不打折”的奥运会。

  奥运会给东道主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本国经济成就和文化特色的大舞台,发展中的中国用好用足了这个百年难得的机会,历时130天的全球奥运圣火传递、将垂名世界建筑史的“鸟巢”和“水立方”、进行景观布置的400万盆鲜花、体现西方文化的“禁狗令”、极具东方神韵的奥运奖牌,所有这些凝聚着国人汗水与智慧的事物,令所有奥运会参与者惊叹不已。中国国际社会地位的提高,与综合国力的增强成正比,开放与自信的背后是改革的硕果。从100多年前的“东亚病夫”到成功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当令世人为之喝彩。

  北京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的体育盛宴,是13亿中国人的百年梦想,是中国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姿态展示自我的机会。我们有理由相信,本届奥运会不仅会取得圆满成功,还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重要里程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