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采风/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3版
读书/副刊

第4版
采风/副刊
  标题导航
采风/副刊
废墟上的雄鹰和蝴蝶
老报人和他的儿女
“沙丘苑台”考
从“神七”联想到《驯火记》
福建土楼吟




 中国文化报 >  2008-11-1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神七”联想到《驯火记》

  王 童

  “神七”飞天之际,我不由得想起自己非常喜欢的一部前苏联拍摄的影片《驯火记》。这影片拍摄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还在军工企业工作的我,是把这“社会帝国主义”、修正主义的产品,当成“参考片”而去看的,虽说看“参考片”的符号,已不能和“文革”时看的那样同日而语了;记得当时还看了苏联研制原子弹的影片《目标的选择》和美国片《中途岛大海战》、《巴顿将军》等,但对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驯火记》这部影片。和我同去观看这部影片的同事说:这部影片看完后,觉得苏联真是强大。此言毫不夸张。因那时的苏联军力是在鼎盛时期,而影片所截取的这一题材也恰是这个强国引以为豪的壮举。他们有底气为这一人类历史的转折点而自豪,这也就如同影片中领导军工企业的负责人所说的“第一颗卫星是我们的,第一个宇航员也是我们的……”

  影片的主人公火箭总设计师巴什基尔采夫,显然是苏联宇航之父科罗廖夫的原型,但影片并未局限在这个真人真事身上,而是浓缩了整个苏联武装力量的先进武器从打击纳粹德国始,进而发展的过程,诚如影片开篇所宣称的:这不是历史,但里面所渗透的思想、感情都是真实的。这里面有卡秋莎火箭炮导轨的完善,有导弹击落U2飞机的瞬间,有原子弹爆炸的插曲和为此进行的争论。更让人震撼的是,影片宏大的场面、火箭发射时的气势,都让人感到惊心动魄。

  一个偶然的时间,我在一本购得的介绍当代苏联文学史的小册子上获悉,原来这部影片是前苏联70年代重点文学艺术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主旋律”。影片的编导赫拉布洛维茨基曾获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功勋艺术家。摄制于1972年的《驯火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同期创作的影片还有《莫斯科保卫战》和《解放》这类的战争巨片。可见,当时的苏联影片创作机构是倾力重点扶持这些“主旋律”影片的。

  《驯火记》是从主人公巴什基尔采夫因心脏病发作,倒在草丛中弥留之际,隐隐约约回忆自己一生的经历开始的,插进了主人公从幼年时就迷恋火箭飞机到自制滑翔机飞上蓝天,又摔到地上的往事,进而展现了国内战争、卫国战争直至冷战期间火箭宇航的发展道路。天才的巴什基尔采夫师承俄罗斯宇航先驱者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思想,历尽艰辛,一步一步走向太空。这其中有主人公在火箭研制当中,走入的各种误区,经历的数次爆炸失败,从照猫画虎照搬德国V2火箭始到彻底放弃另起炉灶。而主人公的持之以恒、力排众议、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让人印象深刻。

  《驯火记》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从始至终贯穿了科学的思维,为了大功力的推进火箭系统研制成功,不惜把成千上万人原有的工作流程彻底推翻,干了一半已近成型的半成品彻底下马。巴什基尔采夫同主管机构的炮兵元帅的分歧集中体现出来:炮兵元帅从军人的角度,急迫需要导弹,他认为巴什基尔采夫火箭梦想是个无底洞。而巴什基尔采夫的目标很明确,火箭是第一位的,因导弹不过是火箭的一个附加产品。事实上,在火箭把卫星送入太空的同时,导弹也在“五一”节群众游行的那天发射上天把U2飞机给击落了。影片把这两个事件有机地组接在一起,其科学思维就和政治事件巧妙地昭示于众了。

  观看完《驯火记》不久,中国首次向太平洋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随之,上影厂据此拍了部《飞向太平洋》的故事片,原本我想,在拍片前,那些编导肯定要参考一下这部影片——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可结果却是非常令人失望,这片子除了一些事件的罗列加之几多编导刻意外行编造的细节外,几乎没有什么亮色。试想,在此领域里有着钱学森那么传奇的经历,有着那么多感人肺腑的科研人生故事,怎么就弄出了那么个东西呢?

  今天,美苏当年的太空竞争已发展成了和平利用,太空舱的相互对接,双方宇航员的互通有无,已成了和平利用太空的一景。而且,随着中国宇航技术和宇航员的加入,另一扇宇宙之门已为我们打开。无疑,“神七”将成为这一系飞行的中转站,为中国人的太空梦想加上一个新的助推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