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3版
读书/副刊

第4版
采风/副刊
  标题导航
走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卢竹音等获中国艺术职业教育贡献奖
中芬学者交流民族音乐
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作品展开幕
江苏高校研讨艺术类对口单招
张艺谋:时代给了我机会
湘剧“活周瑜”辞世
侯北人:身在异邦乡情浓重




 中国文化报 >  2008-11-1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侯北人:身在异邦乡情浓重
  侯北人(中)、原江苏省人大常务副主任高德正(左)和吕明(右)合影。

  许玮琪 王 彭

  “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的时代,事实也是如此。无论是创新的、嫁接的,都将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近日,南京博物院为著名美籍华人侯北人举办了“造化瑰奇——侯北人山水画展”,在侯北人山水画展研讨会上,原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赵绪成说出了上面的话。

  侯北人祖籍河北省昌黎县,早年随李仲常先生习画,后曾求教于黄宾虹先生及海上郑石桥先生。1956年移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在伯拉特艺术中心任中国画教授。移居美国不久,将去巴西的张大千挽留住下,此后16年里,由于居所不远,他们时常在一起论技评画,探求创新,力求兼收中西绘画之长,融汇贯通而自成一体。1968年,在张大千的建议下,他们共同尝试在传统技法基础之上变革画风,以大青绿为主色,在山水画中大胆应用泼彩。经过多年悉心研习,他的中国画色彩斑斓、淋漓奔放,受到海外画家的赞赏,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展出并被收藏。

  创作上的成功仅仅是侯北人几十年来收获的一部分,最使他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在远离故国的北美大地上播撒了中华艺术的种子。除了在北美任教推广国画这一艺术瑰宝,侯北人还坚持每年在北美各地举办画展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画的魅力,如今中国画艺术已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喜爱和接受。

  “造化瑰奇——侯北人山水画展”共展出了侯北人56幅精品画作,大部分为侯北人80高龄以后的作品,这些画卷一改从前清腴的面目,扑面而来的是画境雄浑、构图宏大、技法精多的激情力作。诡奇美是侯北人作品的重要标志。不可否认,侯北人的山水画受到了西方表现主义的一些影响,但其诡奇的形象并没有走向荒诞不经的歧途,可以看出其作品在汲取外来养分的同时,还经历了中国传统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过滤过程。他的泼墨泼彩从传统技艺中分离出来,形成一支诡奇可观、别开生面的新流派,为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谦和、友善、持重、慈祥,这是见到侯老的第一印象。92岁高龄的侯北人鹤发童颜、温文尔雅、平和慈静,说到开心之处时,他会露出一脸朴稚的童真,无丝毫国画大师的派头。绘画是一项十足的文化行为,知识的修养和积累是画家不可或缺的蒙养素质,而这种蒙养素质必然蕴涵在画家的行为之中,画家的艺术成就必然倚重其人性、人品的修为。

  春华秋实盛极归根,2002年,他将毕生创作的绘画作品和珍藏的古今名家书画悉数捐给祖国,其中就有张大千、傅抱石的名作。在弘扬优秀的中国画艺术的同时,侯北人更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满腔的爱国之情。正如他曾经说过,“中国画最讲人品、画品,而人品比画品更重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