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张晓楠
2008年岁末的中国电影市场,火爆程度让人吃惊。进入12月贺岁档期的每个周末,在京城各大电影院的售票大厅都能看到排队买票的长龙,12月24日的平安夜,更是一票难求,很多买不到票的人不得不选择了其他的过节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电影的2008年,是一个丰收的大年,创作和票房获得双赢,为2009年的电影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电影《赤壁》剧照
国产电影票房口碑双赢
继2007年中国电影取得33亿元的票房之后,2008年,随着电影档期的成熟,暑期档、国庆档和贺岁档每个大型档期都有优异表现,全年总票房突破了40亿元,电影市场的综合收入超过82亿元,增幅超过历年。吴宇森的《赤壁》(上)在暑期档取得了3.16亿元票房,一家独大,国庆档中,宁夏电影制片厂和上影集团等联合出品的《画皮》也拿下了2.3亿元的票房。从11月下旬,每周有数部以贺岁为名号的新片入市,电影消费再掀高潮。陈凯歌的文艺大片《梅兰芳》的票房轻松过亿,冯小刚作品《非诚勿扰》首周以8000万元左右票房登顶,上映两周多,票房已经突破2.1亿元,冯小刚此前对本片票房过两亿的言论已经成为现实了。国产电影的票房能力已经得到明显增强。
票房成绩喜人的同时,获得肯定的还有中国电影的口碑。中国电影特别是国产大片曾经走了一段弯路,陈凯歌、冯小刚等知名导演都曾经拍摄过大制作的商业古装大片,然而无论是《无极》,还是《夜宴》,这些大片几乎都得到了一边倒的恶评。经过2007年《集结号》和《投名状》的反思之后,2008年,导演们重新回归了自己最拿手的领域,陈凯歌的传记大片《梅兰芳》被认为是他的翻身制作,评论家们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不仅讲述了一个好故事,还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是商业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的一个典范之作。
中小成本电影成绩优异
2008年,电影市场不再是传统上的大片一统江湖的时代了,中小成本影片的表现让人惊喜。一批新生代导演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勃勃生机。
中小成本之中的佼佼者要数2008年8月份上映的《十全九美》,该片以3000万元的投资最终拿下近5000万元的票房。国庆档期上映的《李米的猜想》、《即日起程》等不仅活跃了市场,也为中小成本电影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贺岁档期中此类电影更是令人眼花缭乱,《爱呼2》、《桃花运》、《狼牙》等一批电影不惧大片的的锋芒,灵活运用各种策略,挤进贺岁档,构成了电影市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此外,这一年出众的中小成本电影还有《我叫刘跃进》、《千钧一发》、《破冰》、《地心游记》、《硬汉》、《胡同里的阳光》、《一年到头》、《买买提的2008》、《两个人的房间》、《隐形的翅膀》等。虽然这些电影无论在包装、宣传及影响力上都无法与大片相提并论,但它们不卑不亢、独辟蹊径的叙事风格仍然在电影市场上赢得了观众和人气,这让人从中看到了近年来华语电影日渐成熟、前景看好的苗头,中国电影正逐渐形成以大片为主、中小为辅的良性格局。
除了中小成本电影的良性发展之外,中国类型电影也开始成熟起来,类型电影是电影商业的主力军,各种类型电影会形成自己相对稳定的观众群。纵观2008年的电影类型,可谓多点开花,精品迭出。《画皮》亮出了前所未有的东方新魔幻的旗号,《风云决》、《葫芦兄弟》也弥补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空白。而战争史诗有《赤壁》,人物传记有《梅兰芳》,爱情喜剧有《桃花运》、《十全九美》、《爱呼2》,都市悬疑有《李米的猜想》、《秘岸》,惊险片有《保持通话》、《证人》,功夫片有《剑蝶》、《叶问》。不同类型电影延续了2006年以来的良好势头,已经培育了相对稳定的观众群并拥有了各自的代表作。
2009,电影产业的发展机遇
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为我国电影产业规避金融风险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保障。随着金融危机逐渐在全球蔓延开来,中国的电影产业在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也将不可避免受到影响。2009年,金融危机中的中国电影产业如何发展,将是所有电影人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金融危机首先会使电影产业的融资出现困难。中国电影产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海内外企业投资、风险投资、广告投入、版权销售、个人融资、政府出资、间接赞助和电影基金资助等,由于投资方的资金链、资金源和投资信心等因素,所有这些融资来源都受到影响,另外虽然中影集团、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影视公司的上市步骤会继续进行,但是因为股市大跌,其融资额度也不容乐观。同时,因为投入的削减,电影的质量估计也会受到影响。
但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影响更大的将是对外依存度比较大的国际电影巨头,因为企业资金投入大,拍摄项目多,危机时期国际贸易壁垒加大等等问题,会造成国际电影巨头的国际市场有一定规模的萎缩。这样,就给中国电影产业的崛起带来了机会。一个可借鉴的例子就是韩国,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的电影产业凭借国家政策扶持,走出亚洲,走向全球。中国电影产业2007年和2008年的良好增长势头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资金基础,并且积累了电影制作和发行的经验,配合着国家在拉动内需和扶持文化产业方面的政策,2009年或许能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在世界崛起的一个机遇。
据了解,冯小刚下一部影片《余震》已经排上日程。经过两年的奥运工作之后,张艺谋也回归了电影制作,他的新片预计将在2009年制作,同时,在去年贺岁档期中尝到了甜头的中影公司和华谊兄弟已经雄心勃勃地制作下一步的拍摄计划了。2009年的中国电影,依然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