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人语
吴宇森:《赤壁》是世界的大片
《赤壁》(上)的全球票房已经突破7亿元人民币,在《赤壁》(下)上映前夕,导演吴宇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影没有国界,《赤壁》是世界大片,而这正是其获得全球高票房的秘笈。吴宇森说当初拍摄《赤壁》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超越文化和历史背景的隔阂,让西方观众欣赏到亚洲版的《特洛伊》,同时也让东方的观众能从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中找寻到新的视角。同时,他也希望向世人证明,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拍出好莱坞大片水准的中国影片。
吴宇森说,在10年前,拍摄《赤壁》这样题材的电影还是无法想象的,因为当时的技术和资源无力支撑一部规模如此宏大的影片。而现在有了敬业的团队,再加上最新的电影科技,我们近乎完美地还原了中国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吴宇森希望当观众在看《赤壁》的时候,不是把它看作是中国大片或者好莱坞大片,而是世界大片。
(吴宇森,著名导演)
于冬:影视融资需要良性循环
近日,在谈到金融危机下中国电影的出路时,保利博纳总裁于冬说,银行紧收银根的时候,文化产业要想通过贷款得到更多的资金,关键是要给银行信心。
他说,比如《画皮》通过北京银行贷款1000万,但这个公司只有100万注册资金,100万的公司要贷1000万,拿什么担保?其实比较成熟的电影市场都有完片保证,因为这个片子已经花了5000万去拍,至少1000万卖得回来,银行对这个项目的盈利情况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100万的公司想贷款1000万,这也给我们提出了新课题,就是怎么让金融资本进入我们的影视产业。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专业的完片保证公司,专业的担保公司来对项目进行评估,银行才能把钱放出来。银行放出来之后,影视公司履行合约,第一笔收回来的款要先还银行。这样影视公司的融资才能进入良性发展,而不是像现在有些老板要把自己房产押上去贷款。银行最终还是把1000万贷给了一个100万的公司,《画皮》票房大获成功,也为银行带来了信心。(于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总裁)
在日前结束的“巴黎中国电影展映”活动中,针对当今电影市场竞争激烈,一部电影的全球发行变得越来越难的情况,该活动艺术总监马修·沃马克说,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电影想更好地在法国市场谋求发展,合作拍片也许是一条捷径。
他说:“在我看来,电影都是由美丽的相遇开始的,导演遇到编剧,编剧遇到故事,制片人遇到演员……法中电影界的合作也应由相遇开始,有了美丽的相遇,才能相互有更多了解、理解以及帮助。合拍片应该说是最完美相遇的表现形式,是全方位的。中国制片人、导演、演员可利用这种合作形式走进法国观众心里,中国电影也可利用这种机会全面展现自己,进而为中国电影向法国乃至世界电影市场的推广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现代导演已开始用中国视角看世界,用中国方式讲述发生在世界上的故事”。沃马克说:“事实上,中国电影界有很多好导演和好演员,中国电影大有可为。中国电影在向法国、向全球市场推广过程中应利用这些优势,全面展示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和未来。”
(沃马克,法国电影人,巴黎中国电影展映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