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要情·人物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院团·殿堂

第3版
访谈·论坛
  标题导航
信念那么美丽
陈其钢与你
分享奥运音乐记忆
遇见一种叫做谭盾的水
拿京剧当利器
致电罗怀臻




 中国文化报 >  2009-01-03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念那么美丽
——读晓光的词作

  本报记者 赵 忱

  晓光就是陈晓光,文化部副部长,多年来主管艺术生产。然而,“晓光”是独立的,因为,在做副部长之前,“晓光”已经著名很多年了。“晓光”不爱沾陈晓光的光,相反,“晓光”的光芒有时候还把陈晓光罩住了。身在其位,必须低调,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但我有点不解,以为可以低调,但没必要那么低调。从《采蘑菇的小姑娘》到《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的词作流传了多少年、温暖了多少人啊!跑文化的记者,见过文化界很多盛大的场面,采访过很多文化界的名人,可是,大家都几乎没有采访陈晓光的机会。偶尔有,必定谈的都是非谈不可的工作,比如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在我的车里,放着一盘戴玉强的专辑。听戴玉强,专辑比现场好,戴玉强在专辑里如行云流水,在现场有点儿像猛士。我之所以放着这张光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专辑里有一首我特别喜欢的歌——《你像雪花天上来》。无论春夏秋冬,一听到这首歌,我就仿佛能看见雪,看见雪花落下,然后化掉,被人践踏,变得污浊,我的心顿然生出柔情,极端的时候,会有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儿。“我像一朵雪花天上来,总想飘进你的情怀。可是你的心扉紧锁不开,让我在外孤独徘徊。我像一片秋叶在飘零,多想汇入你的大海。可是你的眼里写着无奈,把我的爱浸入浓浓悲哀。难道我像雪花,一朵雪花,不能获得阳光炽热的爱。难道我像秋叶,一片秋叶,不能获得春天纯真的爱。你可知道雪花坚贞地向往,就是化作水珠也渴望着爱。你可知道秋叶不懈地追求,就是化作泥土也追寻着爱。啊,我的向往,我的追求,不会改,永远不会改……”还能说什么呢?我希望我有一双冰冷的手,让雪花踏踏实实地呆在那儿;我希望我有一顶柔软的绒帽,请秋叶暖暖和和地躺在那儿。一首词作,不足方寸,却形象地塑造了两个鲜活的“人物”,两颗滚烫的心,一种坚强的信念。每当听见这首歌,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需要多大的情怀多美的心才能成就这样的词篇啊?

  2008年11月底,“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作品音乐会”在北京民族宫大剧院上演,成为中国文联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演出的序幕,这真是一个恰当的选择,虽然记者以为倘若归纳晓光作品,当选定更加像殿堂的地方。

  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就在西单西侧一点儿,但感觉上却有些偏远,那一晚,无数名流在此聚集,比较边缘的剧院登时中心了起来。一首一首地听下去,当然会听出一些感想,发现晓光的词作就像一部留声机,记录着中国波澜壮阔的变迁和巨变中人的情感。

  从晓光的词中你看见的是他一个人的三种角色:一个坚定的共产党人,一个充满才情的文艺工作者,一个爱国爱家的普通中国人。你不禁要为他画下这样的素描:

  晓光是明媚的,他心中有爱不完的爱: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情爱。

  晓光是质朴的,就连他的众多“主旋律”都是形象化的诗篇。

  晓光是含蓄的,在他词句的背后你能感受到某种强大的力量。

  身为坚定的共产党人,他写下《江山》——打江山,坐江山,一心为了老百姓的苦乐冷暖;谋幸福,掌政权,日夜不忘老百姓的康宁团圆;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人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共产党人生命的源泉……多么透彻!

  身为充满才情的文艺工作者,他写下《你会爱上它》——也许你还不了解它,它的绿洲,它的黄沙,它的牛羊,它的庄稼,它的胡杨林如诗如画……多么酣畅!

  身为一个爱国爱家的普通中国人,他写下《那就是我》——我思恋故乡的炊烟,还有小路上赶集去的牛车。妈妈,如果有一只竹笛在向你吹响,那就是我,那就是我……多么真挚!

  举例总是片面,归纳总是偏狭。事实上,晓光词作文词的丰富性提醒大家,不能轻易地为晓光下结论。或许可以这样表达:晓光善于以词绘画,他总是能够用三言两语便勾勒出一个人物性格饱满、社会风情丰富的画卷;晓光长于表达,他总是能够敏感地捕捉到时代的强音,然后以最简洁生动的叙述放送出来;晓光智慧得有些“狡猾”,他总是能够为他的情之所系思之所在找到最恰当的节奏。晓光的词作十分坦荡,就算是主旋律,也都如同唠家常,没有刻意为之的矫情与做作。可想而知,为歌而词,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恣意地挥洒才情,晓光的词却不仅很好地服务了曲调,还不见通常的窘迫,他的词作用的都是朴素的句子,表的却是大爱。晓光大概是以低姿态进入了创作的高境界,所以成功率很高。喜欢与他合作的作曲家也多,当代著名的作曲家谷建芬、王立平、徐沛东、孟庆云、孟卫东、印青、张千一都与他合作过,已经故去的李焕之、施光南、王酩、士心与他合作的歌曲大多都脍炙人口。

  在晓光的词作中,你看见的是阳光,是一个被善良的心灵美化后的现实,因此,你会产生疑问:晓光怎么那么无忧无虑?当然不是的。晓光的爱与哀愁是隐秘地交织在一起的,所以,你觉得他不空洞,不做作,他赞美是因为渴望,他歌颂是因为牵挂。作为词作家的晓光是独一无二的。

  2008年11月30日那个晚上,最令我心动的是一首我从前没有听过的歌——《曙色》。歌唱者是徐沛东。那气势排山倒海,那忧思刻骨铭心。我忘记了歌词的内容,但清晰地记得它直指人心。我由衷地相信,在未来某个时候,晓光将会有更出色的作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