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近残酷的考试竞争,名牌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某君,如愿以偿做了一位知名社会学家的博士生。读博期间,某君的主要工作是为导师搜集、整理课题资料,并作出自己的分析,美其名曰这是博士的必修课。当资料和分析达到出书厚度,导师拿过去调整一下布局,拟几个标题,改几个句式,然后署上自己的大名,这位知名社会学家的新作就这样出炉了。至于辛辛苦苦的某君,在书的不起眼位置挂个资料整理的名号,已算是不错的待遇,再奢望从课题费或稿费中得到多少实惠,就有点不知好歹了。某君聪明,他明白当上知名社会学家的博士生便是将来闯荡江湖的资本,把导师“伺候”好,以后没亏吃。谁让人家已经功成名就了呢?
当今市场环境里,有了名望,成了名人,就有干不完的活计,一时让你分身无术,怎样既保持住影响力,又对市场邀约照单全收。现实的办法便是上述例子,在学术界已不足为怪。其实,注重名人的市场效应,本无可厚非,各行各业都会借重名人品牌。名人代表了自信、成功与影响力。如同大明星是票房的保证一样,关键是,使用名人把握什么样的度,靠名人自己是难以把持的,如果社会对名人的推崇成了围追堵截式的争抢,那么,这种现象便到了尴尬甚至危险的境地。
追捧名人,艺术界当然不会免俗。十几、二十年前的老歌星,至今还占据着歌坛霸主地位,高额出场费都不定能请到,就听那几首烂熟的老歌。似乎那几个腕儿不到场,演唱会就不上档次。在底层,成千上万的年轻歌者,为了录制自己的一首单曲,四处化缘,艰难生存。哪年哪月诞生成名曲,对多数歌者还是遥远的梦想。如果不是几年前轰动一时的草根大赛,那些偶然成功者何时出头,只好听凭命运安排了。
眼下,各地以打造精品和舞台大制作的招牌,不惜血本网罗国内屈指可数的几个主创大腕儿,因为只有列上腕儿们,才有把握申请到搭建文化形象工程的大资金。几个大腕儿借大好时机,生冷不忌,什么项目都敢拿下,没玩过的,就当试验场,尝试一把,时间冲突的,就安排个助手团队去执行,腕儿们抽空穿插指导一下,名利全收。只要项目主创署上腕儿们的大名,邀请方也不在意谁具体在做。似乎这也算国内惯例,一个腕儿领导一个团队,市场驰骋,略如贝聿明和他的建筑事务所。可是,如果贝把持了建筑领域80%的建筑活计,那么被贝氏风格同化的市场该是怎样的单调?
不久前,一个戏剧大赛出现了颇具黑色幽默的一幕,一位仁兄冠名了十几出参演剧目的主创。想必也有推也推不掉的苦衷。在此,想由衷劝告那些一门心思撑死累死腕儿们的艺术决策人,换个思路,花个小钱给本地有潜质的艺术人才一个施展拳脚的机会,或许他们会给满是矫饰浮华的艺术舞台,带来一种生动、一种朴实、一种艺术真情的冲击。
白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