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视 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视 界

第3版
学术·教育
  标题导航
齐白石家族维权 著作权成争议焦点
回声壁
《美术报》举行创刊15周年纪念会
书画展纪念毛泽东诞辰115周年
“和谐颂”书画展亮相首图
严学章贺岁生肖展举行
“恒德藏品”亮相山东枣庄
宏宝堂展出“己丑金牛”
北京世纪名人书画院成立三周年
曹勇巨幅油画展现“汶川印象”
柯克·佩德森“城市印象”来京巡展
石山石新年展牛
蔡可刚花鸟画在大连开幕
如何参加评估需要哪些条件




 中国文化报 >  2009-01-0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声壁

  ■“如果集中一批很有创作成就的作者、领导挂帅,层层动员,经费充足……是否就一定能出精品呢?不一定。拿龙门石窟来说,从主观上说,每个开窟还愿的施主都希望他捐助的佛像是精品;在客观上,他们都花了钱,请了他们认为合适的工匠。但是,结果只有个别的作品成了精品。”

  ——孙振华谈“抓精品”。

  

  当代的某些“精品”,不过是花了很多经费,闹出很大动静,同代人大声鼓吹的结果。须知,精品是时间的产物,“精品是艺术家、观赏者和时间一起塑造出来的”,经过时间淘洗后仍能留得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精品。

  

  ■“如此展览多吗?多,越来越多,多得令广大书画人民群众应接不暇,疲于奔命。如此展览规模大吗?大,越来越大。如此展览效果好吗?不好,越来越不好。如此这般地,重复而了无新意地,浮泛而缺乏学术深度地举办展览,除了劳命伤财,其价值和意义又当何在?”

  ——严学章在《美术报》上撰文《没有创新等于零》。

  

  名目不一,花样翻新,此起彼伏,层出不穷,中国想必是当今世界举办书画展览最多的国家,但中国能否被称为艺术大国,大可存疑。“当前以展览为中心的美术书法的创作机制和评审机制,制约了艺术的创新发展和艺术生产力的解放,其展览、评审、创作的总体艺术价值等于零。”一家之言,或许偏颇,但值得思考。

  

  ■“我近些年来在创作时,根本不想赋予作品太沉重的思想与问题。我常在想,生活本身就很沉重了,以至让人喘不过气来,为什么我们的艺术不能给人多一些欢乐呢?凡高的生活那么悲惨,但他总是力图把美好的东西传达给人。这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并不是所有人做得到的。”

  ——艺术家响叮当说“卡通是一种文化态度”。

  

  卡通似乎只属于“80后”“90后”,但卡通并不是幼稚、肤浅的同义词。如响叮当所说,卡通是一个中性词,你可以用它创作很好的艺术,也可以用它来创作糟糕的艺术。“用一种快乐的、开放的、真诚的世界使人忘却现实的烦恼与忧愁”,有什么不好?

  

  ■“目前的稿费制度很混帐,千字百元,全然是对文人的侮辱;私下的交易则百倍千倍于此,似乎很高,同画价相比不值一谈。作画与作文,古代等值。唐代一流文人的友情文章,报酬相当于一房一车和十年的衣食。”

  ——彭德说“稿费制度很混帐”。

  

  因为稿费太低,所以如今当作家不吃香,有点才艺、胆子够大的,纷纷去做书画家了。

  

  续随子 点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