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艺术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视 界

第3版
学术·教育
  标题导航
台湾山艺术:建仓俄罗斯油画16年
水墨能够数字化,数字也能水墨化吗?
金属活字的“变废为宝”
找寻共同的爱
苦乐人生
此情可待成追忆
重庆将办当代国际艺术大展
董寿平《山壑烟云》辨伪
梅墨生“风骨·气象”展走入798
西泠秋拍“逆市”成交1.72亿元
艺术市场的“底”是一个“区间”




 中国文化报 >  2009-01-0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董寿平《山壑烟云》辨伪
  赝品
  真迹

  董寿平的绘画,题材有些单调,山水以黄山为主,花卉无非松、竹、梅、兰之类。能让我们怦然心动的,是他那精良的笔墨以及纯净的精神境界。

  他画黄山,并非实写黄山景致,我们很难“对号入座”。那是一种概念化的景物,奇峰、老松、云雾,通过画家苦心经营,呈现万千姿态, 我们似曾相识,又难以指认。

  《山壑烟云》是作者极具代表性的一幅精品,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采用“之”字形构图,一层山一层雾,山形迤逦蜿蜒,云雾缥缈迷蒙,着墨不多而画面厚实丰满,堪称大家手笔!

  董寿平比较喜欢用焦墨渴笔,山石勾勒用重墨,皴擦用渴笔,一气呵成,因为笔力足,所以用渴笔皴擦出飞白的笔触,非常苍润空蒙。岩石间的松树,画家描绘得尤其精彩,他用墨块去表现松针,补以枯笔,以增加层次感。颇具重量感的墨块却能表现出松针蓬松的质感,这是董寿平的绝技。这些旁逸斜出、姿态各异的老松极大地丰富了画面。

  董寿平书法有自己的面目,重气势,但少蕴藉。他用的是长锋硬毫,行笔很快,线条常常一刮而过,转折处很少提按、停留以调整笔锋,大都折笔直下,因此笔势略显单一,晚年更是如此。

  右图是抄袭之作,构图没有大的毛病,淡墨的渲染也较为成功。但它缺少真迹那种扑面而来的苍茫感,作伪者不具备驾驭渴笔的能力,所以皴擦的笔触较死板。勾勒山石的线条拘谨小心,近景处山石的勾皴更是含糊杂乱。最为蹩脚的是松树的画法,树干力度不够,松针刻画极为造作,作伪者难以一气呵成,只好先点墨块,然后添加“齿”状的枯笔,松针零散而单薄。其实凭此一处,便可立判真伪了!

  黄白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