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涤
正在BTV-4播放的电视连续剧《我是太阳》,其前部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北满地区的大剿匪行动,观后备感亲切,我不禁回忆起60余年前少年时的生活片断。
1945年8月,根据《波茨坦公告》,苏军在取得对德战争胜利后3个月进军中国东北,展开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日本最终宣布无条件投降,“满洲国”覆灭,东北人民结束了长达14年的殖民地亡国奴生活。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指示,八路军挺进东北,组建东北人民自治军和东北民主联军,在南满与下山“摘桃子”的国民党中央军进行严酷的争夺战,在北满与被国民党收编、招安的伪满汉奸、地主武装“中央先遣军”进行斗争,史称“东北大剿匪”。
我当时生活在牡(丹江)、佳(木斯)铁路线上的林口、勃利和桦南一带,正是匪首“四大旗杆”谢文东、李华堂、张雨新(张黑子)、孙荣久(孙访友)猖獗活动的地区。时任合江省委书记张闻天(洛甫)、合江省主席李延禄、合江省军区司令员方强(先)和贺普年(后)、依勃桦中心县委书记陈郁,是这一地区剿匪斗争的主要领导人,具体指挥剿匪行程的是三五九旅旅长刘转连,副旅长谭友林,政委晏福生、陈郁(兼)。小说《林海雪原》和京剧《智取威虎山》艺术地表现了这一斗争过程,《我是太阳》则真实地再现了这一曲折、艰苦的历史进程。
至今仍清晰地记得,1946年冬天,我是勃利联合中学初中部学生,12月的一天正在上语文课,年长的语文老师突然向窗外瞥了一眼,随即收拾起教案走了。惊愕的同学们扭头向窗外望去,只见远处冰封的大地上,人头攒动、红旗招展,隐约传来呼喊声,于是男同学们冲出校门,不顾严寒冰雪,撒丫子般向聚会场所跑去看热闹。这里正在举行勃利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公审大汉奸、大恶霸、大土匪头子谢文东大会,会场设在县城南关大操场,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方悬挂着公审谢文东的横幅,耸立着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巨幅画像。县委书记陈郁主持大会,县长罗世昌、三五九旅留守副旅长贺庆积等人坐在主席台上,八路军战士押解五花大绑的谢匪立在会场一侧。领导人讲话后,群众控诉谢匪罪行,哭泣声、口号声响成一片。“拥护民主联军!消灭胡匪!人民政府为民除害!枪毙谢文东!”口号声此起彼伏。大会结束后,作恶多端的谢文东立即被拉到新修建的烈士墓前执行枪决。勃利县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这一天是1946年12月3日,阴历丙戌狗年十一月初十,辛亥日,周二。2005年9月30日《作家文摘》载文《末路谢文东被擒记》称,谢文东在刁翎被枪决,与历史事实不符。与此同时,李华堂、张雨新、孙荣久以及刘山东等匪首也相继被捉、被处决,北满大剿匪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谢匪被枪决后,为消除“谢匪仍活着”的流言和群众疑虑,曾将谢匪、李匪的首级在林口、佳木斯等地悬挂示众,这种“点天灯”的做法不久便被上级制止。
有一件在当地群众中广为流传的轶闻:谢文东是个矮胖子,五短身材,肥胖臃肿,被处决时身穿一套手工缝制的中式棉袄、棉裤。两个乞丐为生计,前去扒下谢的棉衣裤,发现棉絮中藏有金镏子,两人平分秋色,为了争夺剩下的1枚,竟找当地政府评理,最终这些金货理所当然地全部充公了。
谢文东,1887年出生于辽宁省宽甸县,1927年因躲水灾举家迁到黑龙江省依兰县土龙山,“跑马占地”成为当地有名的地主。九一八事变后,1934年参加土龙山民众反日大暴动,击毙敌酉饭冢大佐,被推举为抗日自卫军司令。1936年被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并任军长,加入中国共产党,活跃在依兰、勃利和方正一带,对日军进行过一些抵抗,谢家8口人被日军杀害。这就是电视剧中他说的“我也是抗联战士”的由来。1938年谢投降日军,并到伪都新京(长春)、日都东京参观,受到裕仁天皇接见,在“忠魂碑”前跪拜,忏悔认罪。他后到鸡西煤矿当把头,残害、屠杀煤矿工人,成为日寇帮凶,民愤极大。我幼时曾亲眼目睹汉奸、把头抓“俘浪”(劳工)、推行“勤劳奉仕”,为日寇挖煤支援侵略战争的行径。“八一五”光复后,谢又拉起敌伪宪警和地主武装,受国民党招安,摇身一变成为中央先遣军第十五集团军上将总司令,继续祸害百姓,与人民为敌,成为北满土匪“四大旗杆”之首。1946年11月20日,被剿匪部队李玉清副连长在刁翎活捉,慌乱中承认“我是中央胡子谢文东”,时年59岁。
时任勃利县委书记的陈郁,是党的七届中央委员,是上世纪20年代省港大罢工领导人之一,海员工会领袖。新中国成立后,陈郁任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首任部长、广东省省长。陈郁的夫人袁溥之是大革命时期党员,莫斯科中山大学学生,与王明是同学,是党内女中豪杰、传奇人物。“八一五”后,陈郁夫妇从延安来到东北开辟新区工作,袁大姐时任勃利县委组织部部长兼勃利联中校长。我在勃利联中读书时,正是在袁大姐谆谆教育和引导下,受到革命启蒙教育,确立了革命人生观。在公审谢文东后第二年,我便跟随袁大姐走上了革命道路,并由袁大姐介绍秘密入党,这一年我15岁半。自此一生无悔。
匪首“四大旗杆”之谢文东、李华堂(1946年12月12日被活捉,押运途中马惊翻车而死)、张雨新(1946年12月15日在刁翎公审处决)。
1946年,担任勃利县委书记的陈郁和县委组织部部长兼勃利联中校长袁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