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动漫视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集锦:中国动画电影制作的蹊径
溢价指数:让卡通品牌更值钱
九色鹿
想想你的网络表情




 中国文化报 >  2009-01-0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想想你的网络表情

  1982年9月19日,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研究人工智能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大学的电子公告牌上建议,用“:-)”这个符号表示笑话,用“:-(”表示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从而避免网络交流产生误解。从此,网络表情符号得到了迅速普及和使用。于是,像RayTomlinson在1971年发出世界上第一封E-mail一样,9月19日这一天成了因特网和信息革命的重要纪念日。

  如今,在各国网民和各类技术人员的创造下,网络表情符号越来越错综复杂,除了ASCII字符构成的静态表情外(这些表情甚至已经有了专门的英文术语emotions或smiley),在网络论坛和网络传呼软件中又开始使用更为生动的脸谱(icon)或结合肢体动作的动态表情。

  最初的网络表情符号传入日本以后,日本人又发明了另一种横向的表情符号,例如用“^_"”表示微笑,代替美式的“:-)”符号。西方的表情符号大多用嘴表达感情,而日式的表情符号重点却在眼睛上。

  在俄罗斯,网民们结合本土文化创造出了富有俄罗斯特色的网络表情符号。比如在一本很有名的科幻小说中有一个叫做克图虎的海底怪兽,脑袋上长着一堆触角,网民就把它形象地画成“{:?”这个样子,而“[:|||:]”表示手风琴,意思是已经过时的笑话或批评某人又在老调重弹。

  现在的网络表情符号已经超出了起初简单的微笑、忧伤等面部变化,表达出其他相对复杂的概念,比如“=:)=”这个符号代表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o_o""”表示蝙蝠,“C=:-)”表示饭店的掌勺厨师。而“Orz”这个失意体前躯符号,表示了认输、五体投地、跪地投降、服了U等多重涵义,恐怕也只有日本人才能想得出来。

  在这个网络时代,网络表情符号早已不是电脑高手的专利,任何一个网民,只要有时间就可以自己创造网络表情符号,只要这些符号生动得体、富有创意,就可以得到认同并被广泛使用。

  本来是一种网络“次文化”的表情符号,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手机短信的通行,已被社会接受。有调查显示,认为在工作中使用表情符号过于随便乃至不可接受的时代已经过去,接受调查的4万人中有55%表示每天都在使用表情符号。如今,在E-mail、即时通讯软件、聊天室中,到处可见生动有趣的各种表情符号。如果你连“:)”和“:(”都不知道,那说明你不是一个真正的网民。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使用网络表情时,其含义是不一样的。亚洲人的笑脸常常用来表示“示好”——中国人和日本人对此有着同样的使用偏好。回想我们日常使用MSN的场景,经常是在打开一个朋友的对话框后,输入:),然后一个圆圆的小笑脸就出现在即时对话框里。这一点却令美国人很纳闷,他们会在MSN上问他们的亚裔同事:“你为什么没事老冲着我乐呢?”研究结果表明,欧美人在使用笑脸的网络表情时,其含义为“幽默”——他们对笑脸的使用频率显然不如我们高。

  总的来说,网络表情的特点可以归结为简单的构图、有趣的内容和后现代主义精神。这3点成为网络流行表情的必备元素,使它们在成为当代青年人交流的一种方式之外,也代表了当代人的某种精神特质。这些表情不仅是现实层面的表达,也成为一种思想的描述。

  当下最流行的柏夫、悠嘻猴、网易包子、绿豆蛙、洋葱头、兔斯基等网络表情,都为它们的创造者带来了相当的财富,不过,创造第一个网络表情符号的法尔曼教授,却没有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当然也没从中获取任何利益。现在法尔曼教授仍然在卡耐基-梅隆大学任教,他说:“这是我送给世界的小礼物。”

  ——以上摘编自《网络表情的历史文化》、《网络表情诞生25年:记录改变历史的一个笑脸》、《互联网的表情》

  

  现在网络表情形象非常多,人们选择的余地也多,追求个性的人一般会把自己喜欢的几类表情收集一下,很少有人只喜欢某一个固定的网络表情形象。我喜欢的表情或形象也不固定是某一类,关键是这个表情形象能传神,比如柏夫的“忙”。

  之所以喜欢用网络表情,是因为它能准确反应自己当前的某种状态或心情,比单纯用文字说话好玩得多。有意思的是,选择什么样的表情与使用者的习惯、脾气甚至长相有关系,我一个同事说话爱晃脑袋,她就比较喜欢一个熊猫表情,而且她的脑袋确实也很圆。可见,每个人喜欢的动漫形象和网络表情都和自己有或多或少的共性。

  但是,多数人常用的表情也就那么几个。因为每个人有相对稳定的说话习惯、动作和喜好,更重要的是,虽然网络表情形象多,每个不同的动漫形象都有几个特别经典的表情,但不会款款表情都经典。

  ——厦门青鸟动画 王鹏年

  

  回首过去一年我的网络生活,由于没有保存聊天记录的习惯,只好让满满6页的QQ表情成了唯一的见证。这些或活泼或怪诞或搞笑或雷人的图片和Flash,承载着我的喜怒哀乐,提醒我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兔斯基、粉红鼠、方块男……还有些我叫不上名字的可爱形象,成了我聊天时不可缺少的“语言”和最得意的武器。当网络越来越成为一种方便的交流工具时,正是这些表情让没有生命的网线和屏幕变得生动起来,没有它们,在网络上谈话有多么枯燥!

  2008年,我最爱的动漫形象非柏夫莫数。一身亮丽的颜色、桀骜不羁的性格、工作中拼命三郎的劲头,这些都注定了它能博得草根们的宠爱,渐渐火爆网络。如果非要说出喜欢它的理由,我要说:我爱它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表情,我爱它五短的身材、不屈不挠的气势,我爱它诙谐的天性。

  ——中少动漫 王眉

  

  在网络表情里,比较喜欢动作细腻、搞笑而不落俗套的那种,面部或肢体语言就能表达所有情绪,比如悠嘻猴和炮炮兵。拿炮炮兵来说,大大的脑袋,小小的胖身子,动作和表情的变化都很大,能给人带来很新的感觉。它难过的时候表情伤感至极,让人觉得就是自己在伤心;恶搞的时候能透彻地表现无厘头,让人忍俊不禁;表现可爱淘气的时候,让人感觉想捏它一把。

  其实,网络表情只要形象设计特别、动作表情夸张、性格可爱淘气、贴近年轻人生活和工作,我觉得都会有人喜欢的。

  ——职业画家 卓微微

  招财童子、兔斯基、洋葱头、炮炮兵、悠嘻猴,都是最常见的网络表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