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东莞市东城区委、东城区办事处主办,东城区文化服务中心协办的“春天交响·辉煌东城——东城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晚会”在东城文化广场举行。整场晚会创意新颖、原创剧目丰富多彩,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东莞的惊人巨变与蓬勃朝气。近年来,在服务经济社会“双转型”的进程中,东城区立足本土、注重实效,全力推进地方文化发展,社区文化活动呈现出多项并进、常办常新的良好局面。
“莞汁莞味”尽显本土风情
据了解,此次东城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晚会,分为《春天交响》、《世纪接力》、《盛世和风》、《辉煌东城》、《祝福祖国》五乐章,演出了少儿舞蹈《新苗茁壮春潮涌》、男女声二重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相声《赞东城》、歌舞《黄旗山放歌》等数十个节目。精彩的节目不时引来观众的阵阵喝彩声,台上台下互动气氛浓厚。这天,同时展开的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也是亮点频出。
“我们就是要让身边的人讲述身边的事,演那些属于东城、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晚会总导演、东城文化中心常务副主任康健表示,这台东城精英尽出、群众“明星”云集的晚会,是东城本土力量向市民奉上的一道“莞汁莞味”的文化大餐。“为此,这一台晚会我们特地采取了先定框架,选好节目,再根据节目挑选优秀群众演员的演出方式。”
“以前我们是请过很多明星前来演出,但这是在某个特定时期,为了提高观众欣赏水平,带动本土文化的发展所需。现在我们用自己的力量就能举办出高规格的晚会,像本次晚会,从总导演到演员,从舞台到灯光,就都是‘东城力量’。”康健说,近年来,东城文化活动非常活跃,本土人才更是茁壮成长,如今东城已经培养出自己的明星阵容。“这也可以看成是一台东城文艺30年的汇报演出,是一次东城文艺工作的全面展示。”
活动开展注重品位提升
在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的进程中,东城区的文艺活动不仅立足本土,更注重实效。为了适应城市化需要,该区已不满足一般的娱乐活动,而是注重百姓的文化需求从求得温饱转向品位提升。为此,他们力求本土,先后开展了一系列高品位的文化活动。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东城区实施并完成了文化活动“五个一”工程:举办一次反映东城改革开放新貌的大型摄影展览;出版一部《东城》大型画册;出版一部反映新莞人工作生活的纪实文学集《客居东莞》;制作一部反映东城改革开放30年历程的电视专题片《跨越》;举行一次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大型文艺晚会。
除此之外,东城区还积极开展各类社区文艺活动,在群众文化生活常态化方面猛下工夫,使得群文活动出现多项并进、常办常新的良好发展局面。仅区文化服务中心每年就承办东城区文化体育艺术节、东城读书节、摄影文化节等常设性活动数十场;组织举办儿童剧黄金周、贺中秋大型游园活动、绚丽大舞台等大型社区群众文化活动200余场;2008年设立的“新春粤剧周”,更是邀请珠海市粤剧团和深圳市粤剧团演出传统粤剧和折子戏精品,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社区文化生活的活跃,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和新莞人文化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转型的质量,这也是政府一再加大对社区文化扶持力度的原因。”东城区文化中心负责人介绍。
各类文艺创作成果丰硕
近年来,东城区本着贯彻落实东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文化新城的部署,努力创新文化工作思路,提升文化活动质量,在关注群众原创精神、扶持文艺创作方面取得了全面丰收。
走进东莞市摄影家协会东城分会,一张张照片生动记录了东城发展壮大的历程。自2004年成立起,该协会就一直积极推动和支持摄影爱好者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和艺术水平。在2008年东城创建“广东摄影之乡”暨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成立50周年系列活动中,该协会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先后举办了近20次高品位的摄影展览、讲座、采风和考察活动,并举行了“抗震救灾影人同心”广东千名摄影家赈灾大行动和5·12汶川抗震救灾纪实摄影展览等近20项活动。由于东城区在群众摄影创作和开展活动方面的突出成绩,2008年11月,东城获得“广东省摄影之乡”称号。
文艺作品集出版同样硕果累累。仅2008年,东城区就出版摄影集《都市绿洲》、《阅读人生》、《东城》等3部,书画集《东城区迎新春书画作品展作品集》1部,报告文学集《客居东莞》,诗集《爱心中国》两部。此外,在广东省第九届美术书法摄影联展上,东城区有国画、油画、行书、草书、楷书、隶书等23件作品入选。
本报驻华南记者 林金华 邢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