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广西记者 刘创举 通讯员 平风
广西京剧团新编现代京剧《御赐玉棋》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中,荣获二等奖,这是该团成为省级重点京剧院团后,在京剧艺术传承创新上取得一项优秀成果。
泉城亮出广西的“旗”
2008年11月8日晚,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闭幕式暨参演剧目精彩唱段演唱会在山东济南举行。艺术节期间,全国精选的37台近年新创作剧目亮相,参演剧目之多,演出规模之大、水平之高、竞争之激烈均为历届京剧节之最,堪称一场精彩的国粹艺术盛宴。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参加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的现代京剧《御赐玉棋》应运而生。一副曾由皇帝御赐给两个工匠祖先的玉棋,引发了车、马两家的恩怨与争斗。这其中有两家感天动地的生死情谊,有曾经的家族荣耀,有血写的悲歌,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也有掠夺与算计……艺术节期间,《御赐玉棋》在百花剧院上演,赢得了泉城戏迷的阵阵掌声。
2004年,广西京剧团凭借现代京剧《霸王别姬》跻身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这出现代京剧《霸王别姬》的演出成功,使广西京剧团在沉寂多年后走出低谷,这出《御赐玉棋》,则让人看到广西京剧团用京剧艺术表现当代生活,树立其求存、求新、求进的奋起形象。
挺进泉城,吟唱梨园,对新上任不久的广西京剧团团长顾才源是一个重大考验。从2008年春节《御赐玉棋》初稿出炉,到5月份正式进入排练场,再到11月参加演出,其间的酸甜苦辣,顾才源百感交集。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御赐玉棋》立起来,赶在7月1日前向艺术节组委会报送录像片,广西京剧团全团上下与时间赛跑,以倒计时的精神激励自己。广西著名的戏曲导演龙杰锋放弃外省优厚的报酬,毅然接受邀请,执导《御赐玉棋》;剧中袁凤娇的扮演者张丽萍,不顾身患重病,全身心投入排练;音乐设计覃国路为了赶在录像前拿出音乐带,3天3夜没有合眼,当他按时把音乐带拿到排练现场时,就倒在一旁的椅子上睡着了……当顾才源讲到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时,他眼眶红润。
《御赐玉棋》在艺术节上一炮打响,令专程赴济南看演出的广西艺术创作中心主任常剑钧喜出望外。为了让广西京剧团在中国京剧界有立足之地,在国内戏剧界享有盛名的常剑钧一直不遗余力,为京剧团出谋划策。
以振兴国粹为己任
广西京剧团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剧团,主体是由40年代田汉先生与京剧教育家冯玉昆在柳州创办的“四维儿童剧校”的成员组成。上世纪80年代末,受全国大气候影响,广西京剧团遭遇了生存困境,为重振京剧事业,广西京剧团守住清贫,于艰难中历时3年的心血,创作排演了大型京剧《霸王别姬》,并获选参加第四届中国京剧节。
自徽班进京以后,京剧一直在北方成燎原之势,拥有大量的票友并成为“国粹”。京剧南下后,其发展和生存的环境远不如北方。但广西京剧人励精图治,以在南疆振兴国粹为己任:从注重接班人培养到狠抓精品创作;从开展京剧沙龙、京剧茶座、京剧小梨园的小型演出,到创作大型京剧《霸王别姬》并入选中国京剧艺术节;从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到力争走出国门;从开展“京剧走进校园,走近青年”的活动,到创造条件拓宽演出市场……风雨历程中,彰显了广西京剧人对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强烈责任感,以及对国粹艺术无比热爱的事业心。
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剧团除了在本地演出,还到中南、华南等地区巡演,对推动京剧在祖国南方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广西京剧团的发展历程,也验证了京剧艺术的强大生命力。
谈到广西京剧团的成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余益中对此满怀热情。他说,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的举办是一个契机,只有参加艺术节,重新亮出自己的牌子,才是保住荣誉的关键所在。繁荣文化,整体推进,就必须让广西京剧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承载在祖国南疆弘扬国粹的重任,并以此辐射东盟各国,为实现国家的文化战略做出积极的贡献。
2005年底,文化部开展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的评选工作。经过有关专家的认真评选,广西京剧团不负众望,跻身“省级重点京剧院团”,全国仅有17个京剧院团获此殊荣。为培养京剧的后备人才,广西京剧团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了一个京剧学员班,计划学员在广西毕业后再送北京继续深造。
与北方的名优剧团相比,广西京剧团没有优势,要想在夹缝中求生存,就必须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对广西京剧团而言,这个特色就是演现代戏,以有别于国内的名优剧团而形成自己的风格。通过关注现实题材,用京剧艺术展示社会的热点,让京剧这一古老的艺术为更多的现代人所接受、所喜爱,从而达到培育市场、留住演员、扩大剧团影响的目的。走现代戏之路,以戏保团,在传承中创新,成为广西京剧人矢志奋斗的目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载誉归来,广西的京剧人并没有懈怠,顾才源说,他们会尽快让《御赐玉棋》走进校院,为普及京剧艺术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积极配合国家文化战略的实施,力争扩大京剧艺术在国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