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专 题

第3版
视 野
  标题导航
福建淘出“非遗”真金
校外活动场所将成青少年传承“非遗”重镇
四直辖市达成公共文化“重庆共识”
域外汉籍珍本回归祖国
“传统知识”也有产权
新疆为千年桑皮纸制定“标准”
水族文化标识申请商标保护
天津公布首批市级“非遗”传承人
海南“非遗”进省博
广西京剧团60岁
西安筹备小雁塔庙会
什么是我们与众不同的软实力




 中国文化报 >  2009-01-1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域外汉籍珍本回归祖国

  据新华社消息 (记者张琴)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第一辑已顺利推出,许多罕见的汉文古籍文献,包括流失到海外的著述重新回归祖国。

  据悉,《域外汉籍珍本文库》是国家“十一五”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项目,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整个出版工程按四部分类法分为“经”“史”“子”“集”,已出版的第一辑包括经部5册28种、史部5册24种、子部6册34种、集部4册40种,合计20册126种。第一辑预计刊印800本,涵盖2000余种珍贵汉籍,基本囊括了长久以来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汉文珍贵文献和版本。

  “域外汉籍珍本”是指国外图书馆、研究机构和个人收藏的、国内没有或罕见的汉文古籍文献,包括我国历史上流失到海外的汉文著述、原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的汉籍刻本与学人汉文著述以及明、清以来西方传教士的汉文著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