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池玉玺)1月13日,古籍电子定本工程学术委员会发布古籍电子定本工程整理体例,古籍电子版将更加规范、准确,从而有利于古籍的使用和传播。
据了解,该体例要求,古籍电子定本遵循“择优而定,从善为本”的原则,慎重选择学界公认的权威版本为底本进行整理;以统一码(Unicode)编码,便于直接引用;其对于底本的还原,不求纤毫毕肖,但求面目可识,规范化的同时,又不乏灵活性;底本中的避讳字、异体字、俗体字及同音假借字,一应保留原貌,但由于抄刻习惯和时代、地域差异造成的异形字,一般予以规范等。
古籍电子定本工程是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与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动员多方力量,于2008年11月打造完成的古籍整理软件平台,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的古籍电子版版本芜乱、错讹过多,仅能用于查询索引,难以准确引用等弊端。据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所长尹小林介绍,目前已经完成的古籍电子版定本有经部的《四书章句》,史部的《皇明祖训》,子部的《中说》、《金刚经》和集部的《六朝文絜》等,目前已在网络上供网友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