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开办市民文化大讲堂,实际上也是改革开放30年的产物,市民文化大讲堂不应该变成一个经济论坛或城市论坛,应该坚持走自己的文化路线,做好专家学者与普通市民的对接,这是今后应该坚持的一点。
国家公布了珠三角中长期发展规划,在这个规划里面,就深圳所接触的位置,它应该在公民的文化教育、文化普及、文化素质提高方面更好地利用今后的时段和空间。深圳的文化大讲堂通过深圳卫视在香港落地,但是由于语言上的因素,香港基本上讲粤语,很多人对大讲堂的理解还是受到了一些限制。在语言上能不能有一些突破?在发行上、宣传上是不是能有一些推广?对将来文化上的交流,尤其是与普通市民间的文化交流,能不能有一些引导教育?在这些方面不妨做一些尝试。
大讲堂应该开拓国际化的视野,增加国际文化交流这一部分,在创新当中要拓展影响力和渠道。但是从我个人来讲,还是要立足于深圳,立足于本地的文化教育普及、文化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