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南方观察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一个卓有成效的文化共享新模式
卓有成效的文化共享新模式
用另外的思维看世界
在内容和形式上要广泛拓展
贯彻以人为本精神的重要体现
找准了未来文化发展的主导方向
将文化做到了很好的融合和提升
大讲堂应开拓国际化视野
文化大讲堂让大家分享
三个创新之处可以借鉴
展示特区文化的一个窗口




 中国文化报 >  2009-01-23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展示特区文化的一个窗口
  刘兴林(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是深圳市一个很好的文化窗口,和时下其他的讲坛比较起来,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的优势非常明显,它发挥了各位学者的特长,而且不对学者做任何的“修理”。这也是深圳大讲堂深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讲坛文化是本世纪初形成的文化传播新浪潮。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走进了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既讲且听,感慨良多。走进大讲堂,让我领略到名家风采。目前登坛论道的讲座嘉宾近300人次,多是各个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名家。听讲座,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解,领略到名家的人格与风格,可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抵御和调节经济繁荣带来的精神失衡。走进大讲堂,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国学热”方兴未艾,深圳讲堂邀请海内外众多名师,汤一介、陈鼓应,冯天瑜、刘梦溪、于丹、王立群等,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令人耳目一新。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官方网站简洁明快,预告、回顾、评论、统计应有尽有。网站讲座视频清晰流畅、内容丰富,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历史、政治、军事、经济、环保、教育、体育和医疗保健等,其中养身保健、国学传播、艺术欣赏和亲历奥运等几个系列尤为抢眼。我将这些讲座视频链接到自己的“国学角——漆园丁教学博客”,与学生分享文化盛宴,让学生足不出户即可聆听名师教诲。

  我在大讲堂演讲“《史记》的悲剧精神”,适逢发生汶川大地震,于是以现实生活的悲剧、艺术审美的悲剧和民族悲剧精神切入话题,突出《史记》悲剧人物的抗争精神。听众朋友提问:司马迁的情感色彩与《史记》的真实性;“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含义;司马迁经济思想的现代意义;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对当代写史的启示等。这些问题旨在揭示文学与史学、社会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等各种关系,很有深度,也很敏感。作为“草根学者”,走进大讲堂,让我切身感受到深圳市民的文化素质。

  走进大讲堂,走进新时代,祝愿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永不落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