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3版
地方文化

第4版
地方文化
  标题导航
乡镇文化站迎接发展春天
马耳他总理会见蔡武
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元宵节举办
百场扬剧
演到田间
“国粹艺术读本”首发30种图书
牛年有两个立春
中美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进入新阶段




 中国文化报 >  2009-02-0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美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进入新阶段
——单霁翔就中美签署有关限制进口中国文物谅解备忘录答记者问

  1月15日,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与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戈利·阿玛利女士在美国国务院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的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谅解备忘录》)。至此,这项长达10年之久的艰苦谈判终于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

  记者:中美两国都是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的缔约国,为何两国又签署该《谅解备忘录》?

  单霁翔:为确保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的贯彻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多次会议上倡导和鼓励各国之间签署双边协定,以打击文物盗掘和走私行为。在此之前,中国已经与秘鲁、印度、意大利、菲律宾、希腊、智利、塞浦路斯、委内瑞拉8个国家签署了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物的双边协定,美国也先后与11个国家签署了类似协定。因此,中美两国《谅解备忘录》的签订,既是遵守相关国际公约规定,为减少诱因,使代表中国丰富文化遗产的不可替代的考古材料免遭盗劫而采取的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也是遵循相关国际惯例的行为。

  中美两国政府签署有关限制进口中国文物《谅解备忘录》,是有效阻止中国文物非法流入美国的重要举措,同时,标志着中美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进入新阶段。它不仅向世界表明中美两国政府共同合作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对于增强文物流失国打击文物走私、追索流失文物的信心,促进国际社会更加重视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将产生积极影响。

  记者:为什么《谅解备忘录》明确规定禁止进口到美国的中国文物应为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考古材料和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

  单霁翔:任何一项国际公约在缔约国生效,都必须得到本国立法机关的批准才能产生法律效力。虽然美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的缔约国,但其在美国的批准实施并不顺利。为促使保证该项公约实施的特别法律通过,美国国会经过了长达10年的辩论,最终于1983年通过了“文化财产公约实施法案19862号”,即1983年1月由美国总统签署的《文化财产公约实施法案》。该法案第3章302款明确规定:“被认为具有考古学价值的物品必须——(1)具有文化价值;(2)至少有250年的历史;(3)科学地挖掘、秘密或偶尔挖掘出来的地下物品以及地面上或水底下发掘的物品。”

  在美国以往同其他国家签署的类似进口限制协议中都严格遵守这一年代限制,有的甚至增加更为苛刻的地区限制。比如,美国与萨尔瓦多签署的相关协议中,明确仅对“卡拉苏西亚地区的史前手工艺品”实施进口限制;在与玻利维亚地区签署的相关协议中,仅对“科罗曼地区的艾马拉古代纺织品”实施进口限制;在与危地马拉签署的相关协议中,仅就“佩腾地区”的文物实施进口限制等等。经过中方的积极努力,《谅解备忘录》中对“从旧石器时代到唐代结束(公元907年)的考古材料和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

  记者:该《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对美国博物馆继续收藏和展出中国文物将产生什么影响?对中国博物馆又意味着什么?

  单霁翔:《谅解备忘录》第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识到美国的博物馆依照本《谅解备忘录》将受到限制、不能获得某些考古物品,因而同意其博物馆也将同样不谋取原盗劫于中国大陆、后非法出口到国外的此类受限考古物品,除非卖方或捐助者提供从中国大陆合法出口的证据,或可核查的文件,证明该物品是在美国实施进口限制之前离开中国大陆的。” 也就是说,今后美国所有博物馆将不能再购买和收藏《谅解备忘录》规定的非法出境中国文物。当然,出于对美国公众对中国文物的欣赏和喜爱的考虑,中美两国政府将推动博物馆加大文物展览交流活动,以使美国公众有更多机会以合法渠道接触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中国博物馆回购和收藏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问题。以往,中国大陆地区个别博物馆在此问题上有些误区,甚至将回购非法盗掘和流失海外文物视为一种爱国举动,这其实是对非法盗掘和走私活动的纵容行为。因此,《谅解备忘录》第十条明确规定:“此规定适用于中国大陆任何博物馆在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收购品,且仅适用于依照本《谅解备忘录》所涉、从旧石器时代到唐代末(公元907年)代表中国文化遗产的各类考古物品,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也就是说,中国大陆的博物馆同样不得在海外市场购买非法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

  本报记者 刘修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