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各 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各 地

第3版
视 野
  标题导航
百年水家情歌会唱不下去了
元宵将至忙坏泉州花灯工艺师
300幅剪纸讲述吉林老故事
四川30万人元九登高
首幅蓝印花布剪纸长卷亮相山东
灾区羌族群众欢度俄苴节
扬剧百场故乡行
广西宾阳重现千年“炮龙”
元宵节传统技艺大展值得一看
春节万人潍坊学年画
安徽完成“非遗”调研课题
呼和浩特文化庙会开幕式现场
文车龙醒团表演舞狮节目




 中国文化报 >  2009-02-08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几百年来贵州三都水族青年通过对歌订终身,而今天会唱歌的人越来越少了
百年水家情歌会唱不下去了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过卯节时的卯坡:伞多、商贩多,但唱歌的却很少。
  古老的水书
  赶卯坡的水族小姐妹 李思晋 摄
  政府给唱情歌的歌手发奖金
  上卯坡,对情歌

  王学文

  在山峦起伏的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几百年来,水族青年男女的婚姻都与一个传统节日密切相关——水族的卯节。在这个节日期间,赶卯坡(指传统中形成的卯节时青年男女对歌的山坡)对情歌成为水家儿女人人期盼的大事。卯坡上,青年男女通过歌声相识,此后开始来往直至成家。据统计,至今在三都40岁以上的人的婚姻有超过80%是通过赶卯坡而发展建立的。

  然而,这一比例最近10多年来不断下降,到2007年通过赶卯坡而成婚的已经不足30%。为了保护这种传统习俗,当地政府通过宣传甚至给予奖金的方式,鼓励青年男女上卯坡对歌,然而成效并不大。笔者不久前在赶卯坡现场看到,坡上歌声稀落,偶尔看见几个小伙子围着几个水家姑娘邀请唱水家情歌,却常常引起周围人的哄笑。当地老乡说,卯坡上的人一年比一年少了,会唱歌的也没有几个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

  几百年来

  在这个节日中寻找爱人

  在我国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以南的都柳江和龙江上游地区,生活繁衍着自称为“睢”的水族族群。他们多依山傍水而居,着蓝衣黑衣,戴银饰,说水语,同时在婚丧嫁娶、起房架屋等生产、生活中仍旧接受着一种古老的文字,即“水书”的指导。在他们苍远的古歌和族群记忆中,始终坚韧地传递着“族起中原,脉通殷商”的信念。在水族人统一的族群意识下,却以节日的不同而可以相对区分为两个支系,即过端节人群(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在每年水历12月下旬至2月上旬间举行)和过卯节人群。

  过卯节人群主要居住在龙江上游地区。节期在水历的九十月间,即农历的五六月,时值水稻插秧上坎完毕,等待禾苗打包抽穗的阶段。卯节期间,人们要祭祀祖先、走访亲友,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赶卯坡对情歌。卯坡上的青年男女,以歌交友,通过歌声相识后开始交往,直至双方结为夫妻。因此,在过去,卯节具有期盼丰收,凝聚族群和缔结婚姻的社会功能。

  但近年来,随着水族青年涌向城市打工,今天的卯节已经变了模样。据对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通过赶卯坡而促成婚姻的在40多岁以上这代人中的比例能达到80%以上,而到2007年,这个比例却不到30%。在贵州荔波县水利大寨近两年的卯节中,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缔结婚姻的例子。

  一个要两个月

  才能过完的“情人节”

  卯节的节期在水历的九十月间,水书中认为,这一季节是绿色生命最旺盛的季节。但具体的过节日期则由水族中的神职人员“水书先生”通过水书来确定。卯节的择日原则是逢卯日过节,以辛卯日为最佳,丁卯日为最差。

  与我们所习惯的有着固定节期的节日不同,水族卯节的节期是一种差序性的,即是指一种节日时间上的先后序列,也就是分期分批过卯节。一个完整的卯节过完,差不多要两个月。在水族的古歌中就有“第一卯是水利卯,第二卯是洞坨卯,第三卯是水扒、水浦卯,第四卯是九阡卯”的记载。

  为什么会有这样长的节期安排呢?这里体现了一个族群的生存智慧。水族族群人口不多,且都生活在多山的自然环境中。过去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交通的不便,极大地限制了村与村、人与人的交往。平时大家都忙于耕作,只有在节日才有机会互相走动。但如果各个村寨都在同一时间过节,人们交往的范围势必有限。而这种差序性的节期安排,恰恰使人们随着节日流动起来,给人们创造了更大的交往空间。正是通过这种人员的流动,年轻人得以寻找伴侣,缔结姻亲,推动着族群的繁衍。但是,随着现在人们交往方式和交往机会的增多,卯节作为一种男女相识方式的作用显然已经弱化。这种差序性的节期安排也随之改变。时至今日,二卯、三卯已经不甚明显,只有第一卯和最后一卯还被沿袭着。

  情爱日益淡薄的卯坡

  过卯节,赶卯坡,唱情歌——这是传统卯节的核心内容。在过去,到卯节这一天青年男女便会齐聚卯坡,以歌传情,寻找心仪的对象。卯坡对歌前,一般由德高望重的寨老先宣布开始,并请歌手唱完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全套古歌后才可唱情歌。但现在这些程序已经没有。对歌时,男女方各有一位主唱,几个同伴在其旁边做帮手。每唱完一小段,伴唱者就哼起衬合的帮腔调。对歌时通常先唱相识歌,接着便会询问哪村哪寨和家里情况,两人都巧妙应答。如果双方有意,就会告诉姓名,还有直接带回家中的。对这种卯坡上认识而带回家中成亲的,男女方家长一般不会干涉。

  现在的卯节虽然被当地人称为“东方的情人节”,但谈情说爱的意味已经越发淡薄。尽管当地政府通过宣传组织和给予奖金的方式,鼓励人们到卯坡唱情歌,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务工,卯坡上的人一年比一年少了,流传几百年的水族文化传承面临断层和消亡的危机。

  一个基于传统农业文明的节日正在渐行渐远。(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王学文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