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环球参考

第3版
春节品牌
  标题导航
故宫博物院有两个,但故宫只有一个
“鼠首”“兔首”拍卖能被阻止吗
中央电视台新址北配楼发生火灾
奥克兰华灯佳艺闹元宵
河南省艺术团参演澳大利亚日
国交把农民工请进北京音乐厅
关于柳传志复出的联想




 中国文化报 >  2009-02-1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宫博物院有两个,但故宫只有一个
——郑欣淼访谈录

  本报记者 卢毅然

  在岁末年初、春机孕育之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去年下半年推出的新著《天府永藏》首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两岸故宫博物院的沿革、渊源和各自收藏的特点,在海内外引起反响之时,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在近期策划运作和即将进行的一系列互访交流、合作办展活动为两岸文化交流带来浓浓的春意——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在百忙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需要说明的是:故宫,只有一个,就是北京的紫禁城——下文中的“两岸故宫”指的是同根同源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一宫两院”、国宝分居的格局是历史造成的,而在牛年之春,两岸故宫博物院一系列表达加强合作交流愿望的“春天行动”正是顺应历史和现实要求、合乎两岸同胞人心的必然之举。我们相信,这不仅仅是一个令人欣慰和憧憬的良好开端……

  两个故宫博物院:

  延迟太久的正式互访

  记者:郑院长,感谢您在新春之际接受本报的采访。据了解,您将在今年3月到台北故宫博物院访问,而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即将率员于2月14日来京“进宫”访问。请问这是否是两岸故宫博物院发展和交流史上前所未有之举?

  郑欣淼:两岸故宫长时期以来,一直没有正式的交往,虽然我也去过台北故宫,我们很多人员都去过,但是绝大多数都不是对方邀请的,我们之间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协议,这样两个故宫的藏品,至今仍没有到对方办展览,或者合作办展览。但是因为两岸故宫的文物藏品来源一样,而且互补性很强,有的东西,譬如一套书,他们有一部分,我们也有一部分,藏品有这么一个历史渊源,事实上我们的来往是割不断的。多年来特别是学术上的交流是不断的,两岸的研究人员经常互相参加对方一些学术研讨会,包括我们成立的两个研究中心——古陶瓷研究中心、古书画研究中心,也都聘请了台北故宫的研究人员做我们的特约研究员;学术研究的文章,都曾在对方的学术刊物发表。

  两岸故宫交流目前确实出现了新的气象,这也是在两岸交流有了一个更好的氛围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这里我要特别说的,是这几年对于两岸故宫的合作交流,不光是中国人——内地的、台湾的、香港的同胞积极关心,还包括国外的朋友,例如日本的平山郁夫先生——他想促成两岸故宫的交流,专程到北京、到台北,当时台北故宫的院长是林曼丽,平山郁夫先到北京与我谈,从我这儿离开就直接去找林曼丽了……由于条件还不成熟,许多人的努力都没有结果,但事实上还是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我们都是表示感谢的,因为两岸故宫应该加强交流。现在有了好的机遇,我们当然会抓住,两岸故宫都有这个愿望,而且是直接在联系,并不是通过第三方,我认为这是一个突破,是难得的。

  我们一直期待两岸故宫合作办展览,台北的能过来,我们的能过去。一些法律问题和具体问题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台北故宫博物院将在今年秋天办雍正展,他们期待届时北京故宫的文物能到台北展览,对此我们抱着积极的态度,不只是文物到台北故宫,而且建议以两岸故宫的名义合作办展览。

  所谓的“有宫无宝”

  和“有宝无宫”

  记者:有关两岸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渊源和各自的收藏情况与特点,很多人并不清楚,甚至会有一些误解。比如有人居然说北京故宫是“有宫无宝”,台北故宫是“有宝无宫”;台湾学者李敖以前未来过大陆,认为北京故宫“有皮无瓤”,2005年他参观了北京故宫,了解了收藏情况后为他以前说过的话表示“忏悔”。您能否由您的新著《天府永藏》介绍一下两岸故宫各自的收藏特点?

  郑欣淼:《天府永藏:两岸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概述》这本书我用了大量的文献档案及其他资料,也得到了台北故宫同仁及台湾朋友的帮助,去年8月出版。《天府永藏》讲两岸故宫的文物藏品,讲文物的历史渊源以及变化情况,同时也论述了两个博物院的发展进程。对于两岸文物,我放在一起论述,叫做“通览”。我把文物分成12个类别,如古书画、碑帖、青铜器、陶瓷器、玉器、典籍、宫廷类文物等——台北故宫有多少?它的精品、代表性的东西是什么?特点是什么?北京故宫又是什么情况……

  (下转第二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