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滇某部坐落在滇南边陲的偏僻小镇,“进城要过‘鬼招手’,村长来了是大官……”曾经真实写照了该团官兵的生活状况。十足的乡土气息使官兵们被部分百姓称之为“农村兵”“乡巴佬”。士兵进城迷路、坐公交车找不到站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战士当兵两年竟然不知驻地城市长的什么样,并非团队管理苛刻,而是山路崎岖,进城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即。
如何改变现状,让官兵彻底洗掉“土气”,感受大山之外的魅力?团长黄涛、政委游光明从官兵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以不断满足官兵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目标,广纳良策。不久前,团党委把此事提到了党委议事日程,他们把原有的军人服务社、小饭馆、小卖部等多处分散的服务商全部清退,在原有的基础设施上整修营房1000余平方米,建成了广场的初步轮廓。他们借助地方资源,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在让官兵满意的前提下,降低承包费用20%吸引地方应标商。最终,团队在应标的30多家地方企业中选中拥军积极、服务部队服务官兵意识强的驻地某公司为承包商。年初,经部队与地方企业共同努力,休闲广场建成。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杯清茶赏花开,花落万物皆自然。”周末,人生艺术茶室齐堂满座,官兵们自斟自饮,其乐无穷。滴滴茶水,蕴涵至高人生,一只紫砂茶壶,一壶龙泉清水,官兵们围坐一圈,一名士官手握茶壶,茶水细细流出,滴落每个茶杯,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一切皆显得那么自然。艺术茶室开放不久,已经成为官兵自我调控情绪和放松自我的好去处,官兵们在品茶的细节里感悟人生,在感悟人生过程中也学会了一门艺术:茶道。
“脚为精气之根,亦为人的第二心脏……”走进足疗室,几名满服役期的战士正在和药疗师学习足疗之术,他们一边做着足疗,一边学习。警卫排战士高兴地说:“我们长期站岗执勤,腿脚有些不适,到城里做足疗,有犯规定,现在好了,咱团里有了自己的足疗室,我们再也不用为腿病犯愁了。”
时尚商场物品琳琅满目,官兵所需应有尽有;棋牌娱乐室对弈酣畅淋漓……在这山旮旯里,身在大山内感受大山外,曾经是几代官兵的梦想。如今团党委借助科学发展观这一“春雨”让一切变成了现实,他们让官兵真切地感受到了科学发展观“春雨润物细有声”的潺潺细流。
本报通讯员 甄 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