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影像空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专 题
  标题导航
“精装修”的成就与幻灭
数字电影《鹤乡谣》在北京首映
影视人语
签约公司为何有打不完的官司
戛纳电视节举办“中国日”
电影《孔子》正式开机
“万达现象”说明了什么?




 中国文化报 >  2009-04-03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装修”的成就与幻灭

  吾有一友,最近在忙装修,从地板到墙壁,从厨房到卫浴,统统更新,房还是原来的房,但家已不是原来的家。忙碌之后,他的生活得到了升级和修复。近日,王家卫手里捧着无数人心中的经典《东邪西毒》也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区别在于王家卫是将旧东西拆零碎了,重新组合组合,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但却似乎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王家卫希望重新剪辑并修复画面后的《东邪西毒》终极版,能唤醒文艺青年和曾经的文艺青年们心里的回忆、怀念与期盼,并通过新一轮组合带来的新一轮的经济效益。

  但是,真的有必要么?

  当然,作为影人,他对自己的作品有绝对的处理权,电影拍完后可以如同路过某处景色,大踏步向前,只保留回忆,也可以回转身来,重新浸淫一番。但可以肯定的是,吃回头草要冒风险,一是心情与环境本身不可逆的变化,二是原有的美好回忆在重游后的支离破碎。毕竟“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美丽与伤感来源于去年的“人面桃花相映红”与今年的“人面不知何处去”。如若没有往昔的“人面桃花相映红”,如今的“人面不知何处去”便没有对比意义。

  所以,在时过境迁,并且原有的记忆已根深蒂固之时,再去冒险做“一块泥,打碎了,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的事,就很有可能你不是你,我也不是我,浓情转淡,意味顿失,既无法讨好新观众群,又使旧相识的情感寄托因“终极”的到来而致幻灭。

  就好像金庸大侠对自己的作品大动手术后重版的效果一样,使人徒生陌生感,只有瞠目结舌的份儿,不过是为收藏者提供了一个额外的终极版本而已。据官方所言,所谓《东邪西毒》终极版,除了对画面的修复外,对影片也进行了重新剪辑,镜头也有增删,并对张国荣进行了致敬性加戏,整部戏将由原来的晦涩难懂变得流畅明亮。

  而据观者所言,画面的确明亮了许多,但重新剪辑使本不关心《东邪西毒》的人根本就看不出导演的心血,而《东邪西毒》的铁杆粉丝却被重新剪辑版隐隐破坏了心境。原版虽晦涩难懂,但看着看着也就懂了,并且乐趣也正在于此,使得作品如“哈姆雷特”般,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解读与解构,促其成为经典,成为构建王家卫品牌的重要作品之一。

  无法想像流畅明亮的王家卫,正如同无法想像摘下墨镜、镜头不再摇晃的王家卫。但比终极版闪亮登场更让人担忧的是,王家卫是否江郎才尽?《蓝莓之夜》虽不成功,但至少表明了一种存在和延续,并且,大家已经习惯了王导慢工细活的作风,5年之久的《2046》也并未使人太过惊讶,而此前的《阿飞正传》、《重庆森林》也无不是耗费胶片无数,极尽雕琢之能事。但如今,王家卫同学无新货上架不说,反而鼓捣起旧作,一鼓捣就是4年。而新作什么时候能够上场,却使人感觉遥遥无期。

  15年的变化可以是潜移默化的,也可以是突如其来的。就像潜移默化的变化了的我们,遭遇突如其来的变化了的《东邪西毒》。

  那么好吧,不如就将《东邪西毒》终极版当成王家卫的“新作”,当成另外一个电影,以这种眼光去审视,少了许多岁月隔阂与心理偏见,或许可以成就另外一种慰藉。

  韦 燕

  有话就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