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环球参考

第3版
文化交流
  标题导航
艺术类留学生的“两难”
要闻简报
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任务确定
程波和他的“中国
表演艺术宅急便”




 中国文化报 >  2009-04-0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程波和他的“中国
表演艺术宅急便”

  本报记者 张小兰

  “中国表演艺术宅急便”是记者新近在北京采访日籍华裔歌唱家程波之后,为了加深读者印象,对他正在成功经营的在日中国艺术家的商业演出活动所做的一个比喻。

  众所周知,宅急便是日本大和运输株式会社于1919年开辟的小型货物运输业务,其特点是方便快捷,无论孤岛荒山,在全日本没有到达不了的送货地点。其“小宗化”的经营方向是提高收益的关键。而当年的中国男高音歌唱家程波经过在日本20多年的持续打拼,陆续把中国的表演艺术送到了差不多整个的日本,其方便快捷的演出服务,与宅急便业务还真有那么一点相似之处。只不过,程波所运送的货物,只是中国的表演艺术,而且,其演出的道具也往往是通过日本的宅急便运送到日本各地的。

  每年演出600至700场,

  全部是商演

  3月27日至29日,身兼日本中国文化艺术中心株式会社董事长、(日本)中国太阳艺术团团长、(日本)中国太阳京剧团团长的程波,成功组织了中国昆曲《月辉姬》在日本东京的火爆上演。在3天内总共进行的8场演出里,程波率领着一批优秀的旅日华人艺术家,身着日本川久和服店所提供的豪华和服,在45分钟的演出中,用精湛的演技,将日本著名神话竹取公主凄美感人、跌宕起伏的传说故事,创新性地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艺术的形式,再现于日本舞台之上,陶醉了日本观众,场场掌声雷动。奈良唐招提寺的大和尚住持松浦俊海特意从奈良赶到东京观看演出,他和许多日本观众一样,被剧情和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感动得热泪盈眶,并当场邀请昆曲《月辉姬》6月到唐招提寺演出。

  这次昆曲《月辉姬》的演出盛况,仅仅是程波所组织和运作的数不胜数的演出中的一次寻常景象。程波对记者说:20余年来,我在日本带领一批旅居日本的中国京剧、杂技、音乐、舞蹈演员,以各种不同的演出方式,走遍日本全国各地,从冲绳到北海道,从东京到广岛,从大阪到九州, 特别是近些年,一年的演出场次达到600到700场,年现场观众近50万人,让成千上万的日本观众为中国的表演艺术痴迷和欢呼。而且,我所有的演出都是商演,虽然有时为了在不了解中国艺术的日本人群中推广中国表演艺术,演出的票价可能会取中低价位,但是我的演出一定是需要日本人付费观看的,这个原则我从来不动摇。好的艺术为什么要送票让人家白看呢!

  “我是中国人,

  在国外时间越久,

  对中国的情感越强烈”

  记者大约10年前在日本结识了程波,记得当时他为了往返各国做文化交流演出的方便,正在申请日本国籍。时隔多年之后,早已加入日本国籍的程波,全部心思还是用在如何传播中国文化艺术上。他对记者说,其实我永远是一个中国人,在国外时间越久,对中国的情感越强烈。

  程波是天津人,1979年进入中国歌剧舞剧院,曾先后出演《救救他》、《白毛女》、《冰山上的来客》等剧目;1983年,他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中担任《北伐观灯》一场的领唱、独唱,获得男高音歌唱家称号。1988年,程波赴日本留学,1990年,他在日本组建了在日中国民族歌舞团,开始了在日本和海外传播中国艺术的历程。

  从起步阶段的零打碎敲,到现在具备一定的规模,程波的在日中国艺术团队经历了艰难的成长和磨砺的过程。起初的演出规模很小,不过是将一些零散的在日中国艺术家组织起来走穴,主要是京剧、民乐、舞蹈等行当,演出折子戏和组合节目,后来发展为主要从事中日文化交流活动,引进国内一些优秀的艺术院团(组)赴日演出,在日小型演出的演员水准也提高到很高的档次,到现在则已经发展为拥有资金雄厚的文化公司,聘请了20多位水准一流的专职中国演员和一批可以用中文进行交流的日本职员,每遇大型演出,还临时聘用招募更多在日的中国演员,可以说,程波的在日中国文化艺术传播团队越做越有实力,经营也越来越有业绩。(下转第三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