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最近,浙江儿童艺术剧团带着大型励志魔幻儿童剧《果果的绿野仙踪》来到花城广州,参加第六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
《果果的绿野仙踪》取材自著名童话《绿野仙踪》。然而这个“绿野仙踪”的小主角不再是多萝西,而是可爱聪明的果果。和每个城市孩子一样,果果也是在父母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平时除了在各式各样的“房子”里上课学习,很少有机会接触大自然。有一天,果果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春天的田野》,和爸爸妈妈来到郊外踏青,却因为无意中破坏了魔法森林里有魔力的植物,被带到了魔法森林,爸爸妈妈也被精灵之王抓了起来。果果在魔法森林里结识了稻草人、铁皮人和小狮子,他们得知只要有人能走出魔法森林,就能拯救果果的爸爸、妈妈和被困在格子里失去自由的大家。于是四人踏上了艰辛又崎岖的旅程……
演出当晚,剧场里座无虚席。整场演出,情节段落分明、跌宕起伏;灯光效果绚丽多彩,变化繁多,真正营造出了梦幻迷人的舞台效果。配以优美感人的音乐和歌曲,以及构思巧妙的舞美设计,时而是身陷“花之国”的唯美绚烂,时而是闯入“鼠洞”的斑驳阴暗。该剧的服装色彩鲜艳、造型奇特,将果果、稻草人、铁皮人、小狮子和魔法森林里各式各样的生灵塑造得活灵活现,充满时尚和艺术的气息,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这次参加演出的基本上都是浙江儿艺的青年演员,他们生动细致的表演,活泼流畅的舞蹈,悠扬动听的歌声,将一出精彩纷呈的“成长之旅”呈现在羊城观众的面前,感动着每一个人。
一对年轻夫妇带着年幼的儿子前来观看演出,他们激动地表示,这是他们近年来看过最优秀的舞台剧之一,一家三口都非常喜欢,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看到浙江儿艺更多更好的儿童剧来到广州演出。广州前进路小学的罗亦雅同学说起绚丽多变的舞台效果,难以掩饰兴奋的心情,她开心地说:“这个舞台真的太漂亮了,人可以降下去升起来,非常神奇。演到一半的时候,我都差点忍不住想冲上去看看。”另一位来自广州华师附小的饶星仪小朋友说:“我爸爸妈妈经常带我看儿童剧,《果果的绿野仙踪》太好看了。”两位同学的家长也热情地表示,他们都很喜欢舞台剧,平时只要有演出都会带孩子前去观看,《果》剧非常特别,不仅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对孩子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果》剧的导演,是中国儿童艺术剧团的著名导演钟浩,在谈到《果果》一剧时表示,他的创作初衷是希望导出一台与众不同的儿童剧,“在天马行空的幻想中折射出现实的光芒,让观众在魔幻、梦境的故事中,能看到现实、深刻的内涵。”一出现实主义的魔幻儿童剧”,便是《果》剧的出彩之处。 (张音璇)
(上接第五版)
繁荣村的文化真繁荣
黄岩区院桥镇繁荣村从3月3日开始举办农民文化节以来,天天都像过年一样热闹。近日举办的歌舞晚会更是吸引了邻近各村的上万人观看,最轰动的是妇女们表演的拉丁舞。教舞的村民何敏敏很感慨:“想不到半年多时间,跳拉丁舞就成了全村妇女最喜爱的活动,每次上台表演,下面都是掌声雷动。”他豪迈地说:“我们的目标是,要让繁荣村成为舞蹈之乡。”
村里办农民文化节,24岁的郑薇薇通过3场舞蹈比赛后入选了村排舞队,这让她十分开心:“何老师说我们这支舞蹈队要去市里参加排舞大赛的,我得加紧练,不能给繁荣村丢面子。”
繁荣村先后办起了农民文化俱乐部、农民文化会馆、青年活动中心、繁荣剧场等,形成了繁荣村的文化一条街。繁荣村居住着近2000名外来人口,人数超过了本村。这批“新繁荣人”已经融入村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农民文化节的卡拉OK比赛几乎全是“新繁荣人”。海耀工艺品公司员工孙西超来自山东曹县,这次被评为繁荣村“十佳歌手”。小孙兴奋地说:“过几天我还要代表繁荣村参加镇里的卡拉OK比赛呢。”
百姓身边的讲堂
无论是老农还是小学生,只要走进门来,都有一杯茶水相迎。台州市路桥区十里长街的“老街九号”茶馆,每周末都有一场免费文化讲座向公众开放,这就是“南官人文大讲堂”。“南官人文大讲堂”自2007年开办以来,基本上每周一讲。听众最多时一场有200多人,最少也有30人左右。
“南官人文大讲堂”由台州路桥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局、区新闻信息中心等共同主办,路桥区图书馆承办,《商都文化》、区机关团委等单位协办,路桥区作协、摄影家协会、诗词协会等社会团体则合作共建,一些志愿者以“文化义工”的身份到大讲堂做服务工作。
为打造“南官人文大讲堂”品牌,“大讲堂”已加盟“浙江文澜大讲坛”,以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为长期支持单位,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台州学院人文学院和江南文化研究中心建立紧密战略协作关系,与绍兴市、宁波市、温州市图书馆达成讲座资源共享互助意向。温州市图书馆已将举办过的81场讲座资料交给“南官人文大讲堂”共享,最近又与上海市图书馆签订了“讲座共享协议”。
借助社会文化休闲场所开办“南官人文大讲堂”,解决了场地缺乏问题,又节省了资金和大量人力、物力,但求所用,不求所有。主办方制作精美的海报,分贴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当地报纸除每次给予宣传预告外,记者还对讲课专家、学者做专访。活动前用短信发布讲座信息,路桥图书馆博客网站和热衷于讲堂的听众建立了QQ群,随时发布讲座信息。
公众想听什么人讲、讲什么内容,并不完全由讲座主办方决定。每次讲座时,主办方发放听众调查和讲座资源表,根据听众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讲座内容。讲座开始前,分发讲座提纲,让互不相识的听众相互传阅和分享,创造沟通交流机会。讲座将结束时,还留出时间让台上台下互动交流。
“南官人文大讲堂”经过连续不断地举办,已成为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喜欢古典文化的会计小王,从报纸上得知周日举办“南官人文大讲堂”,早早就赶来了。75岁的退休教师於小东已把听讲座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他从新桥镇赶来每次要转好几趟车却乐此不疲。
目前,路桥镇除“南官人文大讲堂”外,还有“乡村人文大讲堂”“南官人文大展坛”等,已日渐成为当地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和亮丽的文化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