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至西观察目前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版图,在北纬30度上下,会看到一些业内熟知的“动漫城市”,比如浙江杭州、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四川成都,而在它们之上的北纬34°16′,是一个古称长安、曾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都城的城市——陕西西安。只是,很多人还不习惯把这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与“动漫”这个具有新锐流行色彩的词联系在一起,甚至不知道动漫让西安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第十三届与第一次
4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中西部经贸洽谈会(简称“西洽会”)在西安开幕,同日,中国(陕西)动漫产业投资促进论坛召开。“举办国际性的动漫产业论坛,并纳入西洽会,这在陕西还是第一次。”陕西省文化厅厅长余华青说,“这充分显示了陕西省委、省政府对动漫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让外界看到陕西发展动漫产业的态度和决心。”
决心来自信心,而信心来自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古代王朝在西安留下了历史印迹,新中国在延安谱写了创业史诗,这些历史资源和文化积淀早为中国乃至世界所熟知。“陕西具有丰富的文化形态,有670多种民间艺术品种,如华县皮影、户县农民画、绥德石刻、临潼刺绣等,在文学、绘画、电影方面影响也颇为深远,所有这些都为陕西发展动漫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和持续的文化支撑。”余华青指出。
因此,自2006年起,陕西省结合自身优势和战略发展目标,为文化产业尤其是动漫产业发展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建立扶持动漫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研究制定了《陕西省扶持动漫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和《陕西省动漫产业发展规划》,从政策保障、资金扶持、税费优惠、原创奖励、用房用地补贴等方面提出了配套保障措施。去年,又组织专家对省内动漫产业和动漫教育进行了行业评估,评出了陕西省“十一五”期间第一批动漫产业示范区、动漫产业孵化基地、动漫教育基地和动漫产业发展重点扶持企业。
据统计,陕西省目前共有动漫游戏企业400余家,其中西安市有140余家,从业人员8000多人,八成以上的企业聚集在西安高新区。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办方之一,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在此次论坛的内容设置上可谓用心良苦,用一个上午在高新区创业广场为动漫游戏企业举行了一场圆桌恳谈会。记者在现场发现,参加恳谈会的企业包括内容生产商、技术支持商和产品运营商,涵盖了产业链的上下游;此外,还有来自加拿大、美国、韩国等国的国外企业及来自港台地区和陕西省外的企业,当然还有规模或大或小的西安本土企业。
“恳谈会不仅建立起了一个交流平台,方便中外动漫企业展示各自的发展动态,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亮出高新区的优惠政策、产业环境和创新理念,吸引各大动漫企业来西安投资或展开合作。”陕西省文化厅文化市场处副处长常树华表示。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洪涛介绍说,“西安的动漫游戏企业去年大量向高新区集中,2008年的动漫网络游戏产业总产值达4亿元,预计今年能达到6亿元,出口额达到800万美元。与此相应,我们急需完善为企业服务的功能,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近期,我们将着手规划建设500亩至800亩的动漫产业发展园区,并专门制定推进动漫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比如通过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项目等。”
4000人和4个人
通过论坛,《长安乱》、《历险日巴叉》、《大话李白》等几部以陕西文化为特征的动漫制作,进入了更多人的视域。在一些网络游戏产品中,西安本土的文化色彩也毫不逊色,如将于6月上市的《大秦》,即以秦朝为历史背景,结合古老的风水说,以东方星象为游戏主打。这款游戏的开发方西安乐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在高新区,成立于去年3月,团队成员相当年轻。
陈洪涛告诉记者,在高新区,像乐游科技这样的公司数量不少,潜力巨大,具有较强的发展势头。“动漫游戏产业是把文化、创意和信息、网络、通讯等高新技术融合形成的新业态,既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能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西安高新区就是要整合文化、科教、政府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为广大动漫游戏爱好者提供一个最好的创业、发展平台。”
据常树华介绍,在动漫教育资源上,陕西目前有7所高校开设了动漫课程,每年可培养动漫人才4000人左右。“动漫产业的竞争力来自教育、人才、产品和市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是否吻合是关键。”为此,论坛最后移师西北大学,邀请了高校动漫专业的专家学者、企业老总、漫画家和政府官员,结合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在校学生共同进行了“长安‘漫’谈”。
会场中,来自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和西北大学的学子们不断发问,嘉宾的回答或尖锐或诚恳,博得阵阵笑声和掌声。会场外,门口左右排开10块大展板,静静地向参观者“讲述”西安动漫人才的最新作品。
而此前一天的主论坛上,4个学生的“绝对挑战”——西北大学的王廷吉、西安美术学院陈蔓和张浩、西安理工大学苍慜楠3至5分钟的作品播放,再陈述创意及其创作,并接受台下专业人士的点评和提问成了当天论坛的压轴戏。那是一次远远超出计划时间的作品展示和互动,却并未令人感到不耐,因为,作者及其作品避开了“有知识无创意、有文化无智慧、有元素无配置”的动漫创意雷区。
回想此次论坛的主题“多姿陕西,多彩动漫”,貌似拆词拼词,往深处想,未若理解成——多姿的陕西文化,借助扶持政策、服务平台、人才梯队等力量,转化成多彩的动漫产品。可以期待,在中国动漫产业的未来格局中,西安动漫的姿态是在N34°16′上高纬度站立。
本报记者 程丽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