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春艳
不知不觉中又迎来了我所企盼的戏剧的春天——“法国戏剧荟萃”活动,虽然只是第二届, 却仿佛觉得她是我“海归”之后艺术生命的依托。4月3日至6月23日,北京9剧场,“法国戏剧荟萃”:这些日期,这个地点和称谓,俨然成为我今年最快乐、最充实的幸福坐标。
第二届“法国戏剧荟萃”的序幕戏是法国演员4月初向北京观众呈现的原汁原味的《正午的分割》。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为法国导演的舞台表现和演员的精彩演绎而叫好,看戏时似乎又回到了巴黎,只不过身边多了许多中国观众。作为“法国戏剧荟萃”活动的策划者及艺术总监,我为能邀请到这个剧团而高兴。
如果说3月份我的精力主要在于整个活动的宣传、组织和协调工作的话,4月以来,我的工作重心就转向了导演。这是我的最爱,每当从排练场走出时,虽然身体早已疲惫不堪,内心却总是轻松愉快。常常回到公寓后还处于长时间的激动,于是,索性把排练记录拿出,添加一些新的想法和设想,以便下次和演员一同实现。有意思的是,我近期的导演日程是两个戏同时推进,一个是执导徐伟的诗剧《不要放肆》,一个是法国当代剧作家让-玛丽· 贝塞的《巴比罗大街》。两个戏在9剧场的演出时间是前后承接的:4月17日至19日晚,《不要放肆》;4月22日至26日晚,《巴比罗大街》,都是原创首演的重头戏。
准确地说,应该是3个戏的排练同时穿插进行,另一个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06表演班的毕业大戏莫里哀的《唐璜》,由我执导并纳入到“法国戏剧荟萃”,作为戏剧荟萃的压轴大戏将于6月14 日至23日与观众见面。
话剧《不要放肆》是诗人徐伟的诗集《不要绝望不要放肆》的首次舞台呈现。我从诗集的45首诗中选择了10首,并把其中5首翻译成法语,用双语向“法国戏剧荟萃”的中法观众诠释徐伟诗的意境。对于一个导演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二度创作过程。
如果有一位中国当代诗人值得通过舞台形式向法国人和西方人推介的话,那可能就是徐伟。徐伟的诗为中国当代社会准确地把了脉,诗人像一个高明的中医,又不乏西医的理念。法国哑剧大师菲利普·比佐读了这些诗的法文版,感叹说这是当代世界的呐喊。于是,比佐欣然同意为诗剧编舞。不仅是比佐,我的其他3位法国现代作曲家朋友都被徐伟的诗震撼了,说从中更好地理解了中国的发展。虽然他们有的多次来过中国,有的还没来过,还有一位永远也不会来了——我们亲爱的Alexandre Tissier,但我相信,诗剧演出时,他的精灵一定与我们同在……
《不要放肆》的演员是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07表演班的学生和北京法国国际中学的戏剧科学生,二十出头的年龄使得他们难免对诗的深刻涵义捕捉不定,好在舞美谭泽恩充满哲学意味的布景将表演与空间环境有机结合,弥补了学生们表演上可能存在的不足。可以说,《不要放肆》是诗与戏剧的结合,是诗与现代行为艺术的摩擦。相信该戏对于文人、戏剧爱好者和热衷现代艺术的人们都有一定的看点,而徐伟平民语汇的诗句,我想也会吸引通常远离剧场的普通百姓。
4月22日至26日晚将上演的《巴比罗大街》是法国当代著名剧作家让-玛丽·贝赛的一部力作。贝塞曾多次获得“莫里哀戏剧奖”最佳编剧奖提名,是年富力强的法国实力派剧作家。《巴比罗大街》是一个有关爱情的浪漫故事:圣诞节前后的一个夜晚,报社主管G在深夜回家时,出于同情心让一个乞丐进入巴比罗大街他家大楼的门厅取暖。两个孤独的陌生人彼此交流渐进。虽然他们贫富差距很大,但他们都并不幸福。剧作家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把当下成功人士和沦落为乞丐的失败者描写得入木三分,用一个爱情故事将两个人拴在了一起。
中国首演的《巴比罗大街》由中国国家话剧院著名演员吴晓东与中国传媒大学表演教师孙德元担纲主演。我和吴晓东在中戏同窗时是上世纪80年代末。而后,我在法国学导演做戏剧近20年中,吴晓东演绎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孙权和很多家喻户晓的角色。前两年,我在国家话剧院执导《犀牛》时,吴晓东就格外关注。宁春剧社成立之后独立制作的法国戏剧《无动物戏剧》,他也前来捧场并热心鼓励。当我把《巴比罗大街》的剧本推荐给他时,他非常喜欢并欣然答应演出。真庆幸这次的合作机会。他的高贵气质,很符合巴黎职场白领的形象,他的敬业精神和精湛的演技更令人折服。相信他和孙德元的表演一定能把观众带到巴黎那个神秘的夜晚,去解读法国男人对待爱情的浪漫与忠贞。
“法国戏剧荟萃”4月份的活动还有一位重量级人物——法国哑剧大师菲利普·比佐。两年前他曾应法语联盟的邀请巡演内地10个城市,所到之处场场爆满。这次再次邀他来,主要是 “法国戏剧荟萃”的一再坚持,他才得以抽身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工作坊和巡演。在我的推介下,法国使馆的“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又为他安排了哈尔滨、大连等地的演出和工作坊。4月26日下午2点半和27日晚7点半的哑剧演出《三十年无声岁月》,一定会让不了解哑剧的人喜欢上这门艺术,也能让更多的哑剧爱好者一睹大师的风采。
此外,北京灯笼剧团、北京京剧院和韩非子木偶皮影剧社等也会推出别具特色的戏剧。
为第二届“法国戏剧荟萃”策划所花的心血比去年大得多,所以内容更丰富。回想去年刚刚着手创建这个活动时,中法关系还很敏感。即便是在一个月前,我依然心情忐忑,所以在宣传册上印下了这样一段序言:
“法国戏剧荟萃”去年在9剧场的成功举办,预示了她的美好未来。虽然这两年的气候并不尽如人意,参与该活动的中法艺术家们却一如既往地耕耘着这片文化交流的净土。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因为同一个舞台、同一个梦想而增进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