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军营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采风/副刊
  标题导航
风洞处处传飞歌
有声的历史 永恒的军魂
“轻骑”蹈海一路歌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举办主题歌会
军歌响亮壮军威




 中国文化报 >  2009-04-2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声的历史 永恒的军魂
——“军歌嘹亮颂祖国”歌咏活动推荐曲目析评

  朱亚南

  覆盖全军部队的“军歌嘹亮颂祖国”歌咏活动,旨在大力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鼓舞广大官兵以蓬勃朝气和崭新风采迎接建国60周年。活动范围广,时间长,要求高,意义非同寻常。就组织工作而言,任务繁多,曲目的选择至关重要。说白了,务必充分考虑广大官兵当今唱什么歌才最对路、最搭调。否则的话,活动的作用就会削弱,活动的效果就会减磅。

  试看活动的势头,实在是令人振奋,令人乐观。且不说揭幕以来全军将士纵情放歌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人民军队好、人民群众好、伟大祖国好的壮观场景与恢弘气势,首先我们欣慰地注意到,活动组委会精选力荐的300余首优秀歌曲, 思想内涵莫不与新世纪新阶段的时代主旋律合拍,风格特色莫不与广大官兵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共振共鸣,艺术质感莫不趋向于理义雅正、情志高洁、文采斑斓、音韵铿锵的审美境界。这样构成的推荐曲目,让人一看就一往情深,一想就心潮澎湃。

  创意顺乎大势,选歌合乎军心,并重视遵从美学规律,在策划与实施的基点要素上充分实现了总政领导确定的活动方针,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了“紧跟时代”,坚持了“围绕中心”,体现了“以人为本”。具体来说,推荐曲目丰富多彩又聚焦主题,无论适于行进合唱的严整刚劲的队列歌曲,还是可分可合的更具个性化色彩的抒情歌曲,一概充满了激越豪迈的战斗精神,饱含着人民军队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由衷热爱与无限忠诚。既有“铁板铜琶唱大风”,又有“高山流水咏兵情”,刚与柔相济,力与美并举,归宗于反映我军特质的生动音乐形象。这样开展的歌咏活动,必然会有更鲜明的时代感、更强劲的吸引力,更能产生感染心灵的教化作用。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红色经典军歌与当代军旅歌曲有机结合,历史与现实相映生辉。有文史专家认为,“历史是人的心绪的组合,以文字的方式存活着。”其实何止文字,“情动于中”而“歌之咏之”的词谱传唱,该说是更鲜活更精彩更具象的社会历史投影。这次歌咏活动推荐的曲目包括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以后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的代表性歌曲,所有这些以军歌为主的声乐力作集成,足可视之为词章音韵状写的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从辉煌走向辉煌的有声历史。仔细推敲不难发现,老歌与新歌 “基因”与共,精髓相通,贯穿这部有声历史的一脉大音当属“党指挥枪”——我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我们军歌不变的主题就在于此!我们军队永恒的军魂就在于此!

  取向端正,态势开放,“军歌嘹亮颂祖国”歌咏活动一定能够获得大面积丰收。为此,不仅要加强领导,发动群众,依靠骨干,认真组织教唱学唱,采取多种形式普及推荐曲目,还要创造条件有重点地讲解经典歌词,结合歌曲产生与流传的环境背景及其激励军心士气的实时功效与长远作用,深入开掘歌曲的历史内涵和时代意义,引导官兵牢固树立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更加自觉“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从而使这次歌咏活动成为促进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以实实在在的丰硕成果向建国60周年大庆献上一份厚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