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采风/副刊
  标题导航
中国电影茁壮成长
《中国大百科全书
(第二版)》出版发行
净化校园周边文化环境
国图举办系列活动
袖珍人皮影团
南艺鼓励师生艺术创作
文化短波
《绝代佳人》,一部时尚的舞剧




 中国文化报 >  2009-04-21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绝代佳人》,一部时尚的舞剧

  本报记者 林瑞华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故事深入人心,如果要讲述她们每一个人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的话,可能一晚上都讲不完,但是如果作为一个艺术家有感而发,为这四大美人的人生写4首诗,也许两个小时就可以了。”谈到中国歌剧舞剧院日前在北京首演的舞剧《绝代佳人》,该院副院长、《绝代佳人》总导演于健对记者说。

  《绝代佳人》的确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舞剧,从剧目的选材与构思,到音乐、人物造型、服装、舞美灯光设计,都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该剧是中国歌剧舞剧院多年来靠歌舞表演解决“菜篮子”工程之后,为市场打造精品剧目的勇敢尝试。

  突破原有舞台技术

  已多年未排演舞剧大戏的中国歌剧舞剧院,全团上下为《绝代佳人》的排演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大有“舞”不惊人死不休的气概。4月3日晚,该剧在北京保利剧院的首演,乔羽等院里的老领导悉数到场观看。

  舞剧,多年来在中国戏剧舞台上难以摆脱“叫好不叫座”的“宿命”,于健这次看来是铆足了劲要叫一回板:“那些在商演市场上叫得响的歌舞节目,我们开玩笑说叫不务正业,可到了大型剧目,你务了正业了,却又不赚钱。这部舞剧,我们一定要在市场上找到突破口。”

  突破口在哪儿?在于健看来,突破口就在于创新。于是,就有了这台不一样的《绝代佳人》。它是一部以观众的审美为标准的舞剧,以中国古典四大美人的故事为基础。

  在用舞台场景、音乐等表现形式呈现史诗感的同时,《绝代佳人》本身也是一场舞台革新。《绝代佳人》首次将影视舞美引入舞剧中,避免了传统舞剧的切光换景,将舞美真正融入剧情,舞美的变换成为舞剧剧情部分,参与到戏剧的表演中。

  除了独具匠心的选材、出神入化的舞台设计,《绝代佳人》的亮点还有很多,四大美人的造型就颇引人关注,她们的造型非常时尚,很有些动漫人物的特点。另外,与一般舞剧不同的是,《绝代佳人》还邀请流行歌手演唱了其中的主题歌。

  对于《绝代佳人》表现形式上的创新,于健解释说,形式还是要服务于内容,尽管使用了很多新鲜的元素,但从根本上说,《绝代佳人》仍然是在古典题材上的延伸,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高雅艺术可以大众

  4个家喻户晓的美人、4段妇孺皆知的传奇,加上美轮美奂的舞台,《绝代佳人》这个关于美人和战争的舞剧,要达到的就是“好看、好听”这样一个最简单却不易达到的效果。作为总导演的于健更看重的是它的“诗情画意”:“它所依据的文学样式应该是诗歌,因为诗歌更适合歌舞表演。我们常常盲目责怪观众看不懂我们的剧目,其实这是创作上存在的问题,责任不在观众。”

  影视剧可以以四大美人、帝王将相的故事博得眼球,舞剧为什么不可以?

  难道舞剧因为高雅,就一定属于小众文化?于健说:“舞剧照样可以让大众喜欢。我不希望我们的剧目,在国家拿出钱以后,只是供艺术家自娱自乐一番,演个三五场就算过去了。我希望我们的剧目能够久演不衰。但就《绝代佳人》而言,要达到这个效果还要进行大量的修改和调整。一部精品的真正出现,是慢慢打磨出来的。”

  俄罗斯驻华使馆文化参赞梅捷列夫看完演出后对记者说:“俄罗斯现在有很多人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感兴趣,《绝代佳人》的故事很好懂,灯光和服装都很漂亮,俄罗斯人一定会喜欢。”《绝代佳人》在北京的首演,“中歌”请来了国内外演出机构的负责人以及部分驻华使节前来观看,并得到了良好的反馈,后续的演出活动目前正在洽谈中。同时,“中歌”十分看重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演出机会,力争将《绝代佳人》推向世博会这个国际大舞台,以期获得更多的国际商演机会。

  2009年,“中歌”欲借《绝代佳人》奋力一搏,攻城掠池,但“中歌”人能否了此心愿,还得由市场和观众说了算。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