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化广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让文化遗产活下去
巴西兴起风筝冲浪热
50岁部长蹦极推介尼泊尔旅游
东京迪斯尼又有新玩意儿
欧洲旅游旺季来了
Housing Works 助人为乐的二手书店
泰国生活小记




 中国文化报 >  2009-04-22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国生活小记

  宗教旅游维持意大利旅游业人气

  宗教旅游是一种以宗教朝觐为主要动机的旅游活动。尽管世界经济危机迫使许多消费者改变开支习惯,但到目前为止,意大利至少有一个经济部门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这就是宗教旅游。

  意大利的梵蒂冈城是世界上11亿天主教徒的精神家园。据意大利文化部说,意大利有3万个以上的教堂和“圣地”。按照人口数量分配,它的教堂比任何国家都多。根据联合国的“世界旅游组织”提供的数据,世界上10个访问人数最多的基督教“圣地”,有7个在意大利。

  由于来意大利的游客不被要求说明他们是否做宗教旅游,官方难以统计来意大利进行宗教旅游的游客人数。

  意大利旅游部的报告说,在今年最初的两个月,意大利的旅游业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个百分点。然而,旅游承包商和旅行机构说,来意大利的宗教观光客的数量没有多大的变化。

  从事宗教旅游服务的奥里博览会(Aurea)的主管米切尔·帕塔诺说:“意大利是惟一的一个宗教旅游没有衰退多少的地区。宗教游客仍然希望有同样的体验。”

  米切尔·帕塔诺说,参加今年11月份的奥里博览会的宗教观光客的人数,预期会超过去年的水平。帕塔诺估计,意大利大约10个百分点的旅游活动与宗教主题有关。

  在意大利的首都罗马,宗教旅游的高潮是复活节。今年的复活节是4月12日。梵蒂冈说,在圣彼得广场做复活节弥撒的人数超过10万人。

  来自美国费城的退休护士拉莫纳·凯西说,她和一个教派团体每三年或四年一次来罗马参加“复活节”纪念活动,这次是与她的教派的6个教友一同来的。

  凯西说:“目前银根较紧,但也不是没有钱进行这次旅游,这次旅游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市的律师斯科特·科德说,他是首次与他的妻子和小儿子来罗马旅游。他说,他们每天参观两个教堂或其他文化胜地,他们还在梵蒂冈参加了复活节弥撒。

  教区长格雷戈里·阿帕塞尔说,人们为了参加宗教旅游,倾向于长时间的存钱作准备,所以较少受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

  他说:“有一句老话说,当形势变得困难的时候,人们在电影院和教堂消耗更多的时间。”

  意大利政府旅游委员会的主席马蒂欧·马佐托说,在经济衰退的形势下,宗教旅游仍然兴旺的原因,是宗教游客比非宗教游客更富有,对待信仰更执着。

  马蒂欧·马佐托说:“宗教旅行者开支的钱一般低于游客的平均数。毕竟,参观教堂是不收费的。并且,我们猜测,他们大多数人不太可能用大笔的钱购买奢侈品。”

  (郎楷淳 编译)

  王 辉

  跟大多数人一样,没去泰国以前,只知道泰国是个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泰国人妖、泰拳、热带水果很有名,泰国很穷,泰国东西应该很便宜。除此之外,一切都是陌生。

  在泰国工作生活了一年,填充了我对泰国了解上的空白。那些最初的印象,有的被强化,有的被彻底颠覆,而更多的还是全新的感受和体会。

  “哉焉焉”的生活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95%的民众都信仰佛教,受佛教影响深远。初到泰国,感受最深的就是泰国人“哉焉焉”的生活态度。“哉焉焉”大概指的是一种什么都不急的心态。当然,这种生活态度与当地的热带气候也有关系。在泰国人眼里,好像没有什么令人着急的事情,无论遇到什么小事大事,他们都表现得很从容、平和、平静。对于习惯了北京熙熙攘攘、快节奏、快速度闹市生活的年轻人来说,还真是一种挑战。在北京活得像蚂蚁,在泰国活得像蜗牛!让蚂蚁跟着蜗牛的步子“走路”,可以想象那种滋味。

  在泰国,不仅仅生活是悠哉游哉,就连行政工作、银行服务等方面,也都保持着“哉焉焉”的节奏和态度。

  刚到泰国时,前一个月都忙活着办理手续,工作签、工作证、教师证等,其实这些手续就是学校提供一张证明,相关部门审批一下,盖个章就好了,可是却折腾了一个月。更可笑的是,“我”的教师证是在我工作了一年,即将离任的时候才领到的,而且上面写的是我的名字,贴的却是一位日本老师的照片!

  这种“哉焉焉”的生活态度除了表现为做事慢、效率低以外,还有一个严重的表现就是不守时,时间观念淡薄。平时8点半的课,学生拖拖拉拉,一般要迟到20至30分钟,更有甚者,快下课的时候才赶到教室。

  这种情况在泰国时有发生,没有足够的忍耐力是难以适应的,当你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四周张望一下,锅台上的小蜗牛还在认真测量着锅台有多高呢!

  华人阿姨伯伯

  泰国的华人很多,遍布泰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他们大都是潮州人的后裔,很多人还会说潮州话。初到泰国时,每遇到华人阿姨伯伯们,都会热泪盈眶、感动万分。一次在超市里看到一位五六十岁的华人面孔的阿姨,就凑上前去跟阿姨说话。阿姨知道我们是中国人后,用非常不熟练的汉语跟我们说话,阿姨已经几十年不说汉语,所以语法上不是很准确了,词汇也都很陈旧,但是眼神中流露出的高兴、激动却是言语无法表达的。阿姨亲切地握着我的手,一起合影留念。临分别时,阿姨送我们出了超市,还目送我们离开,眼睛里转动着泪花。

  华人阿姨伯伯们都不想忘记母语。一位华人伯伯为了使自己不遗忘汉语,每天坚持听华语歌,当然,大部分都是六七十年代的华语歌曲。跟很多海外华人一样,邓丽君还是最有名望的歌手,所以在泰国的KTV 里一定能够找到邓丽君的歌。

  泰国的华人比当地人要勤奋,所以一般的华人都比较富有。华人有自己的协会,他们不忘从事慈善活动。几乎每个府都有华人修建的寺庙,庙门两侧都写着繁体的汉字对联,雕刻着中式的图案花纹等,华人还保持着中国传统的节日,如农历新年、中秋、端午等,这些日子都会到寺庙祭祀祖先等。大街小巷两旁的商店,很多都是华人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上面都刻着汉字,有时候走在街上都不觉得自己是外国人。

  生活在一个安逸的小城市,过着安逸的生活:每天听着林子里的鸟儿演奏,看着艳霞染红天空;寺庙里传来的诵经的声音那么悠扬,犹如赋有某种灵气;跪在佛前、双手合十许下心愿,仿佛感受到佛主的呼吸;乡间的羊肠小道还留有瘦马的脚印,夕阳把它的影子最大程度地拉长;稻田里的老黄牛还在辛勤的耕耘,等待着稻谷丰收时的喜悦;小木屋里清瘦的老农妇编织着竹筐和希望,门口的老黄狗贴在烈日暴晒的马路上享受着美梦……静下心来细细回味,这样的生活还别有一番滋味。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