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环球参考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对付假新闻 各国有高招
维也纳交响乐团逆势而上
丹麦为加沙青少年建嘻哈中心
查韦斯赠书 意味深长
好莱坞演员工会与
电影公司达成临时劳务协议
汉堡广告 惹怒大使
“雪卷”奇景 现身美国草原
微型教堂 落户私家花园
东方陶瓷 展现西方趣象
微型教堂 落户私家花园
巴基斯坦欲重振电影业




 中国文化报 >  2009-04-22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基斯坦欲重振电影业

  道路坎坷的电影发展史

  巴基斯坦曾是亚洲电影强国,其旁遮普省省会拉合尔市曾是南亚次大陆电影业中心之一,有与印度“宝莱坞”齐名的“劳莱坞”。早在1924年,劳莱坞就生产了无声片《时髦女郎》,到了巴印分治时,劳莱坞已有6家电影制片厂。然而,印巴分治时的动乱使得曾经兴盛一时的劳莱坞电影业一度陷于瘫痪。

  巴基斯坦的电影业从一开始就遇到了印度电影业强有力的竞争,印度影片无节制地大量输入,严重阻碍了巴基斯坦电影业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巴基斯坦政府陆续作出一些规定,如进口一部印度影片,必须同时出口一部国产影片;东巴基斯坦(现孟加拉)进口的影片不得在西巴基斯坦(现巴基斯坦)放映,反之也同样。后来还规定影院必须以85%的放映时间放映本国影片。1965年巴印战争后,巴基斯坦完全禁止上映印度影片,巴基斯坦电影界利用这个机会取得了相当的发展,影片产量逐年上升,旁遮普语、信德语、普什图语影片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新的导演、电影剧本作家和电影明星。上世纪60至70年代,劳莱坞的作品曾风靡一时,创造了巴电影史上的黄金时代。据统计,1977年全年生产影片111部,全国共700家电影院,拉合尔和卡拉奇共有电影制片厂11家。

  到了八九十年代,巴基斯坦独立以来在劳莱坞作为中流砥柱的一批优秀电影制作人相继离世,下一代又青黄不接,使得巴电影界创作、制作层面出现真空,优秀影片产量下降。而巴基斯坦缺乏培养电影专业人员的专门学校和机构,也影响了影片制作质量、导演水平和演员技巧的提高。再加上电视日益普及,录像机、录像带租金大幅度下降,以及电影审查严格、税收繁重,电影制作设备老化、制作成本升高等原因,巴基斯坦电影业陷于严重的危机之中。

  近些年,有线电视的迅速发展和盗版光盘的泛滥更是挤占了劳莱坞仅存的市场。有线电视特别是私营频道让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各国的精彩影片;巴全国有约2万家音像店,盗版光盘无处不在,语言相通、文化相近的印度电影,成为巴影视音像业的主角。此外,巴基斯坦社会动荡导致许多电影院倒闭,全国电影院的数量从80年代700多家减少到2008年的200家,首都伊斯兰堡的姐妹城拉瓦尔品第,原来有近100家影院,目前仅存4家,且电影院设施陈旧。

  电影业相关领域现状

  中央电影审查委员会是巴政府根据1963年《电影审查法令》设立的一个负责审查电影的专门机构,现隶属于文化部。该委员会总部设在伊斯兰堡,在拉合尔和卡拉奇设有分部。委员会分为若干审查小组,轮流审查国产和进口影片。各电影审查机构均按照政府颁布的《电影审查条例》审查电影。

  电影节及奖项方面,巴基斯坦曾有很多非官方文化组织发行杂志刊登电影评论,并分门别类设有很多奖项。“尼加尔电影奖”是其中一个较为主要的奖项,由卡拉奇电影杂志《尼加尔周刊》组织评选。自1958年以来,每年下半年评选出上一年的优秀影片。其项目众多,最多时达35项。“全国电影奖”由国家电影发展公司从1983年起设立,1984年12月在拉合尔举行了为期一周的“第一届全国电影节”,并召开了全国电影大会,共评出11项奖。1985年12月在拉合尔举行了第2届电影节,由全国电影会议评出13项奖。不过,由于国家电影发展公司的解散,该奖19个门类的电影奖项奖金至2004年已无从发放。

  电影交流方面,随着2003年巴印两国和平进程的发展,两国的文化交流也开始冲破重重阻力,逐渐增多。2006年,巴基斯坦电影院首次引进并播放2部印度电影,先行结束了对印度电影的禁令。近年来,印度宝莱坞的电影演员多次参演巴电影导演作品,而巴基斯坦的电影演员也不断加盟印度电影制作。

  开启电影发展的新篇章

  2008年,巴文化部和罕纳卡达视觉和表演艺术学院在伊斯兰堡举行会议,邀请众多电影界人士、文化人士出席,研究和讨论如何振兴巴电影业。文化部秘书萨利姆·古尔表示,控制和制止威胁巴电影工业的不良因素是其共同的责任,他们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电影工业再次辉煌。巴著名演员库莱施表示电影审查委员会应表现得更为严格,倡议实行“电影审查双轨制”,对低劣电影的制作商课以重税,减免优秀电影制作商所需缴纳的税金。此外,他还强调全国电影奖的重要性,认为此奖项应得到重新设立并应有500万卢比的拨款用于此目的。此外,与会者表示有必要开设和电影业有关的专业技术教育和相关学院。对于电影制作,低劣的设备不应该成为一个借口,先进设备随时都可以买到,只要有好的剧本,自然会有制片人有兴趣投资。

  会议后,文化部初步出台了以下几项措施:由政府拨款在主要城市兴建条件完备和现代的大型影院,替代设备陈旧的影院,保证观众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观赏电影;推动对电影节以及电影奖项的设立和发展,借鉴好莱坞“奥斯卡”奖项的模式,鼓励电影人制作优秀影片,并保证奖项奖金到位;设立电影剧本评审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征订优秀电影剧本,一经获选将有政府拨款资助影片拍摄;建立专业的电影院校并开设和电影业有关的专业技术教育,培养专业电影人才;加大对印度电影的解禁力度,使影院经营商有能力将观众拉回影院;推动和加强与邻国如印度、斯里兰卡、伊朗、中国等联合拍摄影片。

  截至今日,部分措施已得以实现,并获得业界好评。比如巴文化部网站专门开设专区罗列近期解禁的印度电影,在拉合尔和拉瓦尔品第的大型影院已开张营业,精选电影参加国际电影节,扩大巴电影的国际影响力等等。《以真主的名义》和《巴基斯坦的拉姆什特》两部影片的全球上映并取得佳绩,也成为巴基斯坦电影制作试图摆脱宝莱坞从属角色,重塑自身核心竞争力,进军国际市场的良好开端。同时,这两部影片都有印度影星鼎力加盟,也被认为是巴印电影人一次颇具开创性、建设性的合作。随着巴印电影业交流的解禁,南亚次大陆电影业大发展的机遇正在到来,巴基斯坦电影业目前正努力走出低迷,力争在世界电影界占据相当的位置。

  巴 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