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 版

第2版
专 题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重庆女铁匠的淬火人生
许昌玉皇阁有点寒酸有点无奈




 中国文化报 >  2009-07-17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级文保单位没钱做维修方案
许昌玉皇阁有点寒酸有点无奈
  7月8日在许昌拍摄的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阁破败的情景——“龙头”杳无踪影,檐木朽坏。
  脱落的建筑彩绘
  裂缝连绵的木质构件
  玉皇阁在2006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摇摇欲坠的“龙头”

  本报记者 翟 群

  日前有读者致电本报,反映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院内的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阁由于风雨侵蚀、年久失修,显得非常破败,亟须加强保护。

  记者随即与许昌县文化局文物保护管理所取得了联系。所长贺彦伟向记者介绍,玉皇阁始建于北宋年间,为天爷庙建筑之一。天爷庙其他建筑在民国年间蒋冯大战的战火及“文革”十年浩劫中被毁,现仅存玉皇阁大殿。“上世纪50年代许昌第一高级中学建校时,玉皇阁就被划归给学校使用。先后做过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现在是老年活动室。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也就是谁使用,谁维修。”贺彦伟说,“目前学校有几个老师组成义务保护小组,日常巡查维护,并进行过几次小修小补,所里每个季度也会巡视一次,但大规模的修缮仅靠我们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

  据了解,玉皇阁作为一处著名的道教宫观,建筑构造富有特色,建筑屋面由脊饰、吻兽、檐下的板门、槛窗、圆窗共同构成了丰富的形象,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许昌县文物保护管理所2007年向省文物局提交过一份维修方案,但未获通过。

  对此,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处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只有具有文物设计维修资质的单位才能制定维修方案,申请相关资金。许昌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不具备这种资质,是其方案没有通过的主要原因。

  贺彦伟说:“维修方案要请像省古代建筑研究所、南阳古代建筑研究所这样具有资质的单位来做,但是请他们过来勘探、测绘、制作,需要一定的费用。目前所里没有这笔经费,只能先请有一些相关知识的工作人员写了一个方案。我们认为,县一高作为使用者有这方面的义务,所以曾经与学校协商能否拿出一些钱来制定方案,但是还没有结果。”

  记者试图联系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但值班工作人员称目前学校正放暑假,无法联系有关负责人。记者联系上的一位姓蒋的老师表示,玉皇阁不属于危房,在他看来没有维修的必要。

  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处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玉皇阁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使用者可以向县政府或直接向省政府申请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首先要将规范的维修方案制定出来。

  对此,河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的一位专业人士认为,玉皇阁作为学校建筑之一一直都在使用,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格局及其背后的权责关系对文物保护有不利之处,但却很难改变。在目前文物保护经费普遍短缺的情况下,使用者和管理者可以积极寻求社会团体或企业的资助,不管是文物保护还是教育领域,关键是要将文物原貌保存下去。

  据贺彦伟介绍,位于许昌县灵井镇境内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真观,就是在2002年由当地一家企业出资制作的维修方案。“上报之后省里拨款10万元,加上当地群众的捐款8万元,完成了修缮。”他说。

  (本文图片由静洁摄)

  相关链接

  许昌玉皇阁为天爷庙建筑之一,系道教庙宇,以祭祀玉皇大帝而得名。天爷庙始建于北宋,历经元、明、清,形成前、中、后三进院落,左、中、右并列三进院落的格局,中轴线上建有山门、中阁、后阁和玉皇阁,两厢有钟楼、鼓楼、东西厢房和配殿等。现仅存玉皇阁大殿,其他在民国年间蒋冯大战的战火及“文革”十年浩劫中被毁。

  玉皇阁建于高2.5米、宽21.6米的台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砖木结构,重檐歇山式。阁高15米,灰色筒瓦盖顶,飞檐翘角,六兽十七脊,红墙赤柱接地。青石柱础外用青砖砌成花栏墙一周,门前有8米宽20层台阶踏脚。阁下有青石方形石柱26根,圆形滚龙石柱一对,28根木柱前后内外林立。阁分两层,上下均带回廊,由阁内扶梯可上楼观景。前排石柱有隶书对联:“道极贵,德极尊,巍巍万天圣主;教至广,法至大,荡荡诸佛神思。”

  玉皇阁1980年被许昌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许昌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