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艺术评论
  标题导航
“第一印象”和那些留不下印象的“印象”
季羡林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贬官记》再登首都舞台受欢迎
布达拉宫珍宝也是历史见证
暑假,该让谁给孩子做伴?




 中国文化报 >  2009-07-21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暑假,该让谁给孩子做伴?

  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培训部

  常年招收书画创作班

  古玩鉴赏班

  动漫创作班学员

  网址:www.mcasc.com.cn

  www.chinaartschool.com.cn

  电话:(010)63403529

  65016585

  暑假伊始,热播了近5年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开始在荧屏上进行从早到晚约9个小时的连播。

  孩子们看得欢天喜地,家长们却抱怨不迭:孩子整天坐在电视机前,不光把眼睛给看坏,而且什么也不想干了。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荧屏轰炸再次暴露了孩子们暑假生活的贫乏。如何给孩子们一个健康快乐又丰富的假期,需要家长、教育界和全社会的精心营造。

  暑假生活以“看”为主

  孩子的视觉有些疲劳

  碰见3岁半的张子弦和她的外婆是在晚上7时,祖孙俩正在西湖边散步。张子弦的外婆告诉记者,早、晚散步一小时,是她孙女暑假里每天的户外活动。“白天就在家吹空调、看电视。那么多频道换来换去,一天就过去了。”

  电视台也瞄准了“暑期档”的市场,《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纷纷成为荧屏的主角。在有些电视台,受到孩子们欢迎的动画片甚至被从早到晚长时段连播。

  记者在随机采访了15个家庭后发现,“白天看电视,早晚出门活动”是幼儿和低年级小学生们较为典型的暑假生活。

  对于即将成为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夏涵来说,家附近的新华书店解放路购书中心是他暑假里去得最多的地方。挑好喜爱的漫画书或者故事书,夏涵在书店里一待就是半天。

  记者在杭州市几个大型书店看到,店里的儿童读物书架附近都围满了小孩子,坐着、站着、蹲着,孩子们以各种姿势,捧着自己喜爱的书在书架旁阅读。购书中心的导购员介绍说,暑假里每天从早上开门不久就有孩子来看书。来看书的孩子中,有些“几乎一个暑假都在书店度过”。

  看书是好事情,但长时间阅读给视力带来的负担、看书的姿势是否正确等,让家长有些发愁。孩子整天待在家里看电视,对视力更是极大损坏;缺乏户外活动,对他们身体发育也不好;看起电视来没有节制,孩子连作业也不做了……在天涯社区、百度贴吧,以及浙江上虞、嘉善等地的论坛里,家长们说出了他们的担忧。

  暑假怎么打发孩子

  家长多的是无奈

  “让电视给孩子做伴,我们也是没办法。”面对6岁儿子的暑假生活,林爱嘉道出了不少双职工家庭的苦衷,“呆在家里至少安全有保证。”

  根据共青团杭州市工作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目前杭州市的小学、初中共有约60万在校学生,高中生(含高职、技校学生)共计30万人。这还不包括全市各幼儿园的孩子们。

  据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徐思莹介绍,活动中心面向3岁以上的儿童及中小学生开放,共开设有体育、美术、舞蹈等12个门类的120多个培训班,暑期能接纳两万多人次。加上在钱塘江畔新建成的青少年发展中心,今年杭州市市级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暑期总容纳量能达到近4万人次。

  此外,杭州市还有12个区县(市)级青少年活动中心。近几年,有关部门依托杭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等列为“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场馆”,向杭州市在校学生免费开放。列入首批“第二课堂”名录的场馆共有71个。这些就是杭州市青少年校外活动的主要场所。

  尽管活动场馆在不断增加,但是当地的青少年场馆只能满足一小部分家庭的需求。更多的家长只能把孩子留在家里,跟电视机做伴。

  暑假该让谁给孩子做伴?

  浙江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汪慧认为,家长们忙于工作,没太多时间陪孩子过暑假,这种情况的确很普遍。“家长至少应该多与孩子沟通,问问孩子暑假里最想干什么,目前的暑假生活是否适应,及时引导孩子调整。”

  汪慧说,自己曾经遇到这样的家长:看到别人的孩子在培训班学得高兴,就给自己的孩子也报了名,还一报就是好几个。“他认为这是充实了孩子的暑假生活,可孩子却学得很累又不开心。”

  “不论整天看电视还是整天学习,都是不健康的暑期生活。”汪慧说,丰富多彩并且有规律的假期生活,才真正有益于孩子的成长。对于幼儿来说,暑假主要以娱乐为主,让他们在玩中学。

  专家建议,不少社区都有老年人活动室,能否在其中辟出一块,建立“幼儿托管中心”,召集大学生志愿者陪孩子过暑假。这可以把高楼里的小朋友组织到一起,让他们能与更多的同龄人相处,从而也能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困难。

  “高年级的小学生应该适量读些有意义的书籍,并多到外面走走看看。同时,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他们也大有裨益。”

  据介绍,前些年杭州举办过的“在农村认个家”暑期社会实践,在家长和孩子之中都有良好反响。通过20天的交流活动,不仅使孩子们拓展了视野、增强了生活自理能力,还让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懂得了生活的艰辛。

  让孩子们通过少先队等组织自主开展活动,也是让暑期生活更有意义的尝试。共青团杭州市委学校部副部长茹意介绍说,目前杭州市已经在几个社区试点,建立起了第一批“社区大队部”。其中,仅“亲亲家园社区大队部”就有300多名成员。通过孩子们自选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然后根据兴趣展开活动,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外生活,也增强了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新华社记者 章 苒 张 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