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理论评论

第4版
长镜头
  标题导航
动漫企业可享税收减免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股市效应
政银合作首批15个申请贷款推荐项目确定
专家研讨文化建设案例
云南成立娱乐协会促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皮影巴西木偶节放光彩
《快乐大本营》有了剧院版
1988: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节点
“澜沧江—湄公河之夜”大型民族歌舞篝火晚会




 中国文化报 >  2009-08-0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988: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节点

  王育济 杜丽芬

  编者按:最近,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时间节点有好几个:改革开放30年、文化产业发展10年、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前瞻之年。于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成为了这段时间文化产业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围绕此话题的很多言论中,不乏空对空的泛泛之论,但更有皓首穷经精神的踏实学人的真知灼见。本刊本期编发的这篇文章的作者,便是以史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故纸堆”里梳理辨析文化产业的发展轨迹,提出了许多值得关注的观点。

  近年来,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系的有关学者围绕 “近30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的研究”这一总课题,对1979-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与梳理,完成了诸如“1979-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论文总目索引”、“研究著作总目索引”,以及《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2002-2008年卷)等重要学术工作。从中发现,1988年是中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研究中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节点。

  其中最为突出的标志是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修正案在经济史和法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认可和保护私营经济的精神对以后的立法和经济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化领域私营经济的基本法律地位也由此得到保证。这一次历史性修宪,对紧接而至的文化市场的全面繁荣和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可置疑的意义。

  第一,1988年3月,《人文杂志》刊发《论社会主义的文化产业》。

  1988年之前,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概念已经出现,有关文化市场的专题论文也有很多。但以“文化产业”为标题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浙江学者李建中的这一长篇论文应该是第一篇。文章以我国文化领域里的经济关系及其经济活动为背景,指出文化产业主要涉及电影、艺术表演、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物、博物馆等文化部门,作者同时指出了“文化性消费资料”兼有“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二重属性”。这篇文章视角新锐,其理论深度至今仍值得称道。

  第二,1988年,有关“文化管理学”的研究取得了理论上的共识。

  梳理近30年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大致可以用文艺管理学→文化管理学→文化产业管理学这三个阶段的递进来概括。1988年前后有关“文化管理学”的讨论,既是对此前有关“文艺管理学”讨论的升华,又直接催生了后来有关“文化产业管理学”的理论研究。

  最早提倡文艺管理学研究的是文化部政策研究室的李军等人。在李军的《“文艺管理学”浅谈》发表之后的第五年,即1988年,紫雪在《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6期)发表《近年来文化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述评》,文章总结和评估了1984-1988年间学界有关文化艺术管理学科建设的整个过程和理论成果。

  1988年11月2日和6日,《中国文化报》连载了高占祥《关于建立文化管理学构架的设想》的长篇论文,深刻而又详尽地阐述了建立文化管理学构架的五点意见,对当时渐趋成熟的学科建设有着不可低估的指导意义,也为此后“文化产业管理学”的创设提供了充足的理论背景。

  第三,1988年,第一次全国文化市场理论研讨会召开。

  1988年8月24日至29日,《光明日报》、《瞭望》周刊与文化部社会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局,在哈尔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文化市场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文化理论工作者第一次有机会就文化市场的诸多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会后,《瞭望》周刊发表的《文化市场理论研讨综述》,着重诠释了产业、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等观念。会议还界定了文化市场的内涵和外延,深化了人们对文化市场性质、功能和管理等方面的认识,标志着文化市场理论上的进步和创新。

  第四,1988年,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

  这是第一份在标题中明确使用“文化市场”概念的国家文件,也是第一份真正从“市场”的角度使用“文化市场”词汇的国家文件。《通知》明确规定了文化市场的管理范围、任务、原则和方针。

  《通知》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突破了多年来官办文化的模式,一个以商品形式向人们提供精神产品和文化娱乐服务的文化市场正在形成。”《通知》规定:“凡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的精神产品和文化娱乐服务活动,都属于文化市场管理范围。”《通知》要求:“各级文化主管机关对文化市场要进行日常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

  第五,1988年,《中国文化报》持续不断地组织展开有关“文化市场”各种问题的讨论。

  1988年新年伊始,《中国文化报》连续推出了陈德述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及其特点》、程云瑞的《文化经营的体制基础》和田子馥的《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等文章,在前期讨论的基础上,把研究视角指向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尔后,刘玉珠的《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和目标》,王文章的《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和张绵厘的《论艺术产品的商品属性和非商品属性》等文章,继续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拓展,并取得实质性的理论成果。在中国新时期的经济转型、文化转型过程中,由《中国文化报》组织的文化市场→文化产业这两大主题的递次讨论,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不言自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