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专 题

第3版
采风/副刊
  标题导航
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竣工
《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公布
革命浪漫主义与京剧艺术完美结合
三十部国产影片“向祖国汇报”
《都市长虹》反映农民工的理想与现实
本报暨文化传播网联合搜狐等开展七夕节调查
第九届“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在沈阳举行




 中国文化报 >  2009-08-2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飘逸的红纱巾》:
革命浪漫主义与京剧艺术完美结合
  《飘逸的红纱巾》剧照

  本报讯 (实习记者刘伟 实习生徐梦菲)如何在戏曲艺术中自然、真切地展现革命主题?怎样在彰显时代审美意识的同时不失京剧的原汁原味?对此,江苏省演艺集团着力打造的现代京剧《飘逸的红纱巾》给出了令人鼓舞的答案。8月19日至20日,该剧二度进京,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剧目,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与千余名观众一起观看演出。

  从南洋留学归国的女青年方斐披着红纱巾,脚穿高跟鞋,爱跳浪漫舞,用时下的话来说很 “小资”。然而,她却满怀抗日救国的一腔热血,意气风发地来到苏中战区,成为一名新四军文艺战士。英雄出于磨砺与考验,曾经鲁莽、娇弱的方斐在战火的洗礼中经历了理想与情感的取舍,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组织的怀疑审查,她没有退缩、放弃,而是靠着坚定的信念逐渐成长为坚强、成熟的革命战士,最后为了保护战友而献身战场。

  “和过去的革命样板戏不太一样,方斐是逐渐成长的,不是生来就高、大、全”,台下观众、老戏迷刘杰认为这样处理人物不仅让人信服,而且体现了京剧跌宕起伏的叙事性。“我还注意到,这出戏没出现一个日本兵、没有双方的厮杀场景,而是通过新四军战士丰富的戏曲动作来表现战斗的激烈、艰苦,不落俗套,把京剧写意的传统发挥出来了。”

  说起方斐的扮演者——优秀青年京剧演员、梅花奖得主李洁,一些观众连声称赞。作为京剧名家杜近芳的徒弟,她在剧中把梅派艺术充分运用到现代戏的唱、念、做之中,极富韵味。尤其是最后一幕,方斐为吸引敌人注意力以帮助战友脱险,开始舞动起鲜艳飘逸的红纱巾,她那腾挪转侧、柔中现刚的身姿,让观众立刻回想到梅兰芳先生在《天女散花》中的经典一幕。此一刻,革命浪漫主义情感与传统京剧独特技巧完美结合,令观众掌声不息。

  《飘逸的红纱巾》首演以来,先后荣获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现代戏金奖、第31届世界戏剧节创新剧目奖。为了紧跟观众的审美需求,江苏省演艺集团充分整合集团资源,发挥艺术优势,对该剧的剧情、唱词、服装、造型等细节一直做着持续的调整,还邀请爱之旅合唱团演员现场伴唱,加强了视觉冲击力和听觉效果。 但是,在创新变化之中,唯一不变的是对于演员功力的严格要求,以及对京剧本体的执著坚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