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华南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文化重建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传统出版如何迈过数字化门坎
广州发现南汉国井台水井
“咫尺千里”展献礼“双庆”
“百歌颂中华”歌咏赛举行
惠州文化艺术中心推出演出季
佛山“文化MALL”开建
广州漫友向西藏捐赠动漫作品
揭阳举办潮剧汇演
韶关启动丹霞山申遗宣传
珠海:北山会馆变身为文化创意园




 中国文化报 >  2009-08-2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州发现南汉国井台水井
  图为南汉国水井。穗宣 摄

  本报讯 (实习记者耿小燕)日前,两口一大一小保留完整的古代南汉国八卦状砖井在南越王宫遗址被发掘,这是目前广东省广州市发现的年代最早并保留完整的井台水井。

  这两口水井距离地面2.1米深,位于南越王宫遗址宫殿两廊南北相距不到8米的位置,据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考古研究部主任李灶新介绍,北井是食水井,南井是渗水井,专门用于处理污水。

  南井井面铺砖呈八卦分布,8行竖砖间砌横砖,层与层之间再用3层平铺砖相间。渗水井井底遗留有用来过滤的沙和煤渣,进行污水的净化处理。北井井台的砌砖中心部位高,四周低,在井台的外围,还用砖专门铺设了一个圆形的槽沟。专家分析,这种砌墙法是为了防止井台周边的泥沙流入井内。食水井以井台以下1米为界,可以看到两个不同颜色的墙砖,上面的砖呈现灰色,下面的墙砖是红砖,铺砌的手法也明显有别。

  据了解,重见天日的历代古井,有土井、砖井、瓦井、木井、竹篾圈井和陶圈井, 还有砖石合构井,充分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特色。这些重新发掘的古井,几乎都能渗出清澈的井水。据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业务部主任陈伟汉回忆,1996年他们曾从发掘的一口古井中取样到广东科学院和省卫生防疫站化验,出来的数据居然还符合现代饮用水标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