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诗歌评论
  标题导航
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七夕”
西藏积极筹建文化产业项目库
首届侠文化节在莱芜举办
900余少年小提琴手北京展演
《打金枝》:六朵“梅花”耀京城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
图为孩子们在广场上跳起欢快的“卡拉角勒哈”




 中国文化报 >  2009-09-0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金枝》:六朵“梅花”耀京城
  唐代宗夫妻劝小俩口和解。徐梦菲 摄

  本报讯 (实习记者刘伟 实习生徐梦菲)一出戏全是帝王将相,却被毛主席赞为“教育干部的好戏”;一部剧围绕小夫妻打闹,却引来6位梅花奖得主参演。8月29日晚,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迎来了这部由山西梅花艺术团精心打造的经典晋剧传统戏《打金枝》。

  《打金枝》的故事在三晋大地家喻户晓,说的是汾阳王郭子仪寿诞,偏偏只有六子郭暧之妻升平公主恃贵不去拜寿,老六在兄弟面前丢了脸,气得回家给了媳妇一巴掌。这娇滴滴的“金枝”哪能受这气,立马哭回婆家向唐代宗夫妇告状。于是乎,这一厢,老夫妻劝女守家规苦口婆心,那一厢老功臣缚儿请罪如履薄冰。其间君臣、夫妻虽有误解,有猜疑,但末了都念及大义终结是非,和好如初。

  故事看似简单,道理也不新鲜,但它却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戏曲平民化的艺术视角。剧中演员通过细腻的性格刻画,真挚的情感表现,精湛的唱念演绎,将一场宫廷争端化为邻里家事,而又不失其中的深邃哲理和盎然情趣,正因此才能妇孺皆知,代代相传。1948年春天,毛泽东在山西兴县北坡村看了该剧后说:“此剧讲君臣团结,人民之福;教育子女,顾全大局,是教育干部的好戏。”

  当日的演出可把台下的北京观众忙坏了,虽然台上的演出足够吸引眼球,但很多人还是忍不住时常低头翻着手里的节目单。原来来自山西省内六个不同院团的梅花奖得主史佳花、谢涛、苗洁、成凤英、胡嫦娥、武凌云联袂登台,分别扮演了剧中的主要角色,因此观众都想多多了解他们的情况。“嗨!我眼都看花了,台上全是名演员,还有女扮男装,落了谁我都不乐意!”一位老奶奶拿着老花镜笑呵呵地说道。

  六梅齐聚,争奇斗艳,看得出来演员们在台上毫无保留地展现自己的功力。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主攻须生的女演员谢涛。这位“二度梅”获得者吐字行腔果真气度不凡,她扮演的老皇帝让人感觉既是一位透着王者气象的明君,又是一个善良睿智的长者,谢涛很好地塑造了这一关键角色。此外,饰演公主的苗洁表情丰富,把娇嗔、可爱的公主演得活灵活现,惹得台下一阵阵笑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