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30日,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推出的案例研究系列之一《中国城市教育竞争力比较——探寻宁波方位》在京举行首发式,并将国内32个城市的教育竞争力排出了座次。
该报告由中国社科院财贸所与宁波市教育局联合推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宁波市人民政府实施“院市合作”之后所取得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该报告在梳理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城市教育的具体实践,建立了一个迄今为止城市教育竞争力领域最为完整的指标体系,研究视角独特,分别按照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长三角地区、浙江省等不同区位对32个城市的教育竞争力进行了多角度的透视。
研究结果显示:5个计划单列市的教育竞争力的排名次序是深圳、厦门、青岛、宁波和大连。而15个副省级城市的教育竞争力的排名次序是深圳、广州、厦门、成都、杭州、青岛、宁波、大连、沈阳、济南、南京、武汉、哈尔滨、长春和西安。在长三角16城市的竞争力排名中,位列三甲的城市分别是上海、苏州和无锡,紧随其后的城市依次是杭州、宁波、绍兴、常州、嘉兴、南京、湖州、镇江、舟山、温州、南通、台州和扬州。(弘 明)
城市教育竞争力排名发布
本报记者 汪建根
中国戏曲学院教务处、表演系等几个系科的老师们最近经常开会。从即将到来的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北京市将免除学院京昆表演、多剧种表演和京剧器乐3个专业方向在校学生和新生的学费,他们要赶在开学之前抓紧制定对于免交学费学生的管理办法。
对相关专业实施减免学费的优惠政策,是近来许多省份扶持戏曲教育的主要措施。此前,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等地的一些院校都结合本地实际,开设了免收学费的戏曲班。这些致力于培养戏曲专业人才、弘扬传统文化的做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减免学费固然能够减轻一些在读学生的负担,然而单凭这样的政策,却未必能够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投入到戏曲事业中。要振兴戏曲教育,还需从多方面着手。
三专业学生每年免交万元学费
受大环境的影响,近些年来,招生难已经成为戏曲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再加上需要投入高额成本,许多院校的戏曲专业陷入困境。
为了解决戏曲教育遇到的问题,许多地方纷纷试行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来报考戏曲专业。2005年,江苏省戏剧学校在全国范围内招收15名京剧表演专业学生,学生在校5年的学费全免。这一首开先河的措施受到了许多家长的欢迎。2006年该校又趁热打铁,再次招收40名免收学费的京剧表演专业学生,组成了“小京班”。
此后,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分院联合上海越剧院,开始招收第一批60名越剧本科生,其中,中专6年期间学费全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则是联手浙江越剧团招收15名越剧男生,学生第一年学费减半;第二年开始享受从2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越剧表演人才培养专项奖学金。而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的京剧专业在停办了20年之后,重新面向全国招生60人,凡被录取为京剧班的学员,一律免收学费,其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为进一步提高生源整体艺术质量,培养更多优秀戏曲艺术人才,考虑到京昆表演、多剧种表演和京剧器乐这3个专业培养模式的特殊性,2008年下半年,中国戏曲学院也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减免上述3个专业本科生学费的申请。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很快做出了批复,同意学院上述3个专业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减免学费的新政策。
这3个专业的学费,目前均为每学年1万元。中国戏曲学院的相关人士表示,新政策的出台,将为上述3个专业本科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切实减轻经济负担,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为了保证国家财政经费得到有效利用,创造治学严谨、学习主动、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中国戏曲学院将专门制定《中国戏曲学院关于对免交学费学生的管理办法》,按照“坚持协议管理,坚持阶段管理”的原则对免交学费学生进行管理。目前,该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还在进一步制定之中。
免费有多大的吸引力
各地对戏曲专业学生实行的扶持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分院联合上海越剧院招收的首届本科生,除了学历有保证、中专6年期间学费全免外,所有学生都是定向培养,完成10年联读后进入上海越剧院工作,解决上海户口。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对于招收的15名越剧男生,完成五年一贯制的学习后,将取得大专毕业文凭,并且可以进入浙江越剧团工作。学生除了第一年学费减半、第二年开始享受从2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越剧表演人才培养专项奖学金外,还能享受浙江越剧团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设立的每人每学年2000元的学费补贴。此外,他们还能获得所获奖学金总数50%的激励奖学金等。
这些条件不可谓不优厚,然而,这样优惠的政策似乎并没有对报考者产生多大的吸引力。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分院招收首届越剧本科生期间,曾在上海、杭州、常州、绍兴、嵊州、桐庐等地设立了招生点,然而,报名情况却并不乐观,甚至在杭州、绍兴这样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城市,报考依然遇冷。在越剧发源地嵊州,招生情况是最好的,有许多咨询电话打进招生办。不过,相比于同时招生的民乐专业,越剧专业的招生还是相对寥落。同样,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招收15名越剧男生,报名情况同样“不踊跃”。
提振信心还需多管齐下
戏曲专业招生的遇冷,是不争的事实。有专家指出,其背后的首要原因还在于戏曲艺术面临的境遇。随着文艺领域里呈现的多元化发展态势,戏曲剧种日渐失去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影视歌唱等大众流行文化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由于对戏曲艺术不够重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课程中,没有关于戏曲的基本知识。学生没有走进剧场的机会,青年一代对戏曲文化的意识越来越淡薄。
另外,现在的社会比较浮躁。“现在很多年轻人梦想通过选秀类节目一夜成名,戏曲行当从来都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职业,讲究的是‘台下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浮躁的社会,还能有几个人做得到这一点呢?”
振兴戏曲教育,免费当然是一个好措施。但是仅仅有免费的措施是不够的,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多管齐下,当前尤其要采取措施提振大家对戏曲教育、戏曲事业的信心。戏曲教育界专家认为,目前,昆曲、越剧等均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戏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专业人才的戏曲教育同样应该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体系,从戏曲事业、文化遗产事业整体发展的高度,规划好它的发展,加大扶持力度。
其次,要改革戏曲教育教学模式,探索适应新时期事业发展的戏曲人才培养模式。在长期的实践中,戏曲行业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传承模式,不过,也有一些地方并不能适应新时期事业发展的要求。戏曲教育界需要针对现实需要,在继承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此外,还应该加大对于戏曲教育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青少年和家长了解戏曲教育、走进戏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