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9月2日重庆开幕的第十一届中国老年合唱节上,唱红歌成了歌手和观众追忆革命岁月、提振今日豪情的一种方式。参加本届合唱节的60支合唱团都将献唱至少一支由组委会认可的红歌,这也成为本届合唱节的一大亮点。
红歌伴随今天的老年人走过大半生的记忆,因此,老年合唱节鼓励唱红歌符合老年人的兴趣特点。在演唱中,老年歌手声情并茂,年轻的听众也为之动容。文化部社文司副司长李宏介绍说,合唱是一种非常适合老年人的文化活动,近年来全国各地老年合唱活动开展得十分普遍,出现了如北京景山歌会等许多群众性歌咏活动。文化部举办老年合唱节,除了引导、推动老年人合唱活动的开展,更多的还是对当前老年人合唱活动的一种集中展示。此外,在重庆唱红歌还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重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尤其是从去年以来,重庆以“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为主要内容,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眼于提振人民群众精气神,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在全国群众文化活动中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受到了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所以,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在重庆举办老年合唱节,唱红歌成为向共和国生日献礼的最好方式。
据了解,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的合唱队各有特点。如来自北京的“共和国同龄之声”天荣合唱团所有团员均为1949年出生;成立于1999年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老年合唱团,由蒙古、汉、回、满等民族成员组成,能用蒙古、汉两种语言演唱风格各异的歌曲,深受观众喜爱;60支参赛队中唯一的一支纯男声合唱队——重庆大渡口区男声合唱团成员年龄最小的51岁,最大的68岁,他们中有钢铁工人,有私企老板,还有“的哥”等,充分体现了群众性。(文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