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影音空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国庆特刊

第3版
国庆特刊
  标题导航
2002—2008:中国电影出海记
《闯关东2》莫把闯劲儿丢了
华谊兄弟创业板首发申请获通过
田壮壮:电影院应该像个超市
中国电视:从零到电视大国的跨越
国庆档国产电影“有点猛”
国有电影制片厂年底前完成事转企
何平:《麦田》是一部有嚼头的电影
读者在苏州观前街新华书店购买《大阅兵》光盘




 中国文化报 >  2009-10-0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电视:从零到电视大国的跨越

  新华社记者 明 星

  从没有一台国产电视机到电视机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从没有一家属于自己的电视台到有近2000个电视频道,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电视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电视大国。

  电视成为中国人

  不能缺乏的“至爱”

  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中国人真正实现电视梦,是从改革开放时开始的。居住在上海市宝山区的汤润霞,老家在湖南西部的一个小县城,刚过而立之年的她还清楚地记得儿时看《霍元甲》、《花仙子》、《三千里寻母记》时兴奋的感受:“每天就盼望着晚上的来临,吃过晚饭,一家人就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看文艺节目和电视剧。如果哪天错过一集电视剧,心情就会很沮丧,比失去什么都难受。”

  如今,汤润霞的上海家中有了两台电视机,其中一台还是高清投影电视机。每天打开电视看热播的电视剧,她都觉得是一种享受。

  中国视协主席赵化勇说,从1958年开始,第一代电视人艰难起步、无私奉献,搭建了中国电视的早期组织架构和系统,为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电视已经融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作用力、影响力、辐射力越来越大。

  从《渴望》到《北京人在纽约》,从《激情燃烧的岁月》到《我的兄弟叫顺溜》,几乎每一部优秀电视剧与观众见面,都会在社会上激起强烈反响,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主要内容。而电视台作为新闻媒体在激浊扬清,鞭挞丑恶,讴歌光明上起到的独特作用,更是使中国电视观众对舆论监督有了全新的认识。

  据国家广电总局2008年统计,中国电视剧一年的产量是1.45万多集,增速居世界第一。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说,中国电视成功的因素之一是始终坚持与民族固有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中国电视的独特风貌。

  湖南卫视引发

  中国电视改革浪潮

  虽然中国电视观众基数巨大、电视机的拥有量也是世界第一,但中国的电视台长期“千台一面”,说教有余而轻松不足,电视观众深切期盼电视台能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位居内陆省份的湖南卫视,出人意料地引发了中国电视的改革大潮。

  现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的魏文彬曾经在湖南省广电局局长的岗位上干了10余年。这位以改革创新著称的“电视湘军”主帅至今难忘1991年在湘西怀化一个吊角楼山寨看到的令人震撼的一幕:当天夜晚的山寨寒风凛冽,麻石小街上站满了淳朴的乡民,这些人聚在一起,并非举行隆重的节庆,而是看电视。魏文彬回忆说:“我看到小小黑白电视屏幕上,播放的是湖南电视台一个空洞而苍白的专题片,节目水平很低,故作姿态,无病呻吟,看得我的脸阵阵发热。我在那里转来转去,恨不得冲上去,将那台电视机砸掉。”

  现在,魏文彬感受更多的是欣慰。从《快乐大本营》到《快乐女声》,从天天播放猪饲料广告到与国际知名媒介集团结盟,魏文彬和他的团队十几年来在地方广电传媒领域发动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使得湖南电视几度引领中国电视节目的大众化潮流,强化和推进了中国电视荧屏的亲民色彩。

  如今的中国电视荧屏上,越来越多的电视台自发地增加了文化娱乐和生活服务节目,大众选秀节目更是层出不穷。看电视已经成为中国人最主流的娱乐休闲方式之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