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网络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国庆特刊

第3版
国庆特刊
  标题导航
一字之差下的网络营销江湖
“网瘾”新标准仍显臆断
新媒体≠网络媒体
网购成时尚 六招防忽悠
过半美国公司屏蔽社交网站
中国青年的网上度假生活很丰富
年底全球手机用户将达46亿
合肥市民在科技馆里体验电子图书




 中国文化报 >  2009-10-0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青年的网上度假生活很丰富

  新华社记者 周 舟

  吃过午饭,杨硕登录了他的MSN、QQ和开心网账户。在线的同伴还不多,不过网上很快就会变得生气勃勃。

  10月的8天长假已过。由于国庆节和中秋节重叠,今年的长假显得特别“长”,于是也成了中国人旅游度假的黄金选择。不过出行的压力以及节日期间北京市的交通管控,并未影响到大多老百姓的假日“计划”,因为待在家里享受自由的“网上”度假生活已成为了不少像杨硕这样的网民一项很惬意的休闲娱乐。“虽然上班的时候总盯着电脑,可我发现放假除了上网也没什么可做的。至少上网可以更多地和大家进行交流。”杨硕说。

  今年是新中国60华诞。在这个举国同庆的节日中,不少人选择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新华发展论坛在国庆当天推出了“邀全球网友在线大联欢活动”。据统计,截至10月1日22点,已有约50万人次点击,并送出了对祖国的祝福。虚拟的庆祝活动还包括“献花”“放飞和平鸽”“放焰火”等项目。

  10月1日后,讨论国庆当天举行的阅兵式和联欢表演无疑成了网络论坛里的重要话题。各自家乡的花车孰优孰劣,成为网友激烈争论的话题。

  在天涯论坛,网友“流水浮灯”津津乐道地介绍说:“江苏彩车上的两个泥娃娃是无锡的惠山泥人,还有扬州瘦西湖的标志性建筑五亭桥。”

  除了对国庆阅兵的较高期待,网民还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意愿。截至10月5日,人民网强国论坛上的“网友方阵”的点击人数突破1.8万人。只需输入自己的名字,就可以成为模拟阅兵方阵中的一员。“学生方阵”中的“赛赛”寄语说:“中华儿女多奇志,万众一心奔小康。”

  中秋节是中国人一家团圆的日子,在外工作、上学的年轻人通过网络视频和家人通话成了一种非常流行的节日问候方式。

  25岁的吴旋是北京某大学的老师。她的父母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苏镇江。她说:“工作忙,火车票又这么紧俏。通过互联网和家人团聚是一个不错的替代办法。”

  24岁的平面设计师王烨喜欢旅行,经常写博客分享自己的旅行手记。今年的甲型H1N1流感是她取消此次国庆假期外出旅行计划而选择“网上”度假的重要原因。她说:“网上度假有点不真实。不过为了不得流感,还是选择在家下载电视剧看。”

  然而,“迷失”在网络中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天涯论坛里有一个帖子,邀请二三人乘直升机同游,众多网友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认为其纯属“恶搞”,是一种无聊行为。

  今年7月16日的一个只有标题“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曾引来成千上万的网民跟帖,虚拟空间中这种看似没有意义的行为被人称为“群体性无聊”。不过这种文化也成了一种特别的节日祝贺方式。开心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条节日问候“某某,妈妈喊你回家吃月饼”,博得很多观者的会心一笑。“网络内容很丰富,至少是节日生活的有益补充。”杨硕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