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化广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文化交流

第3版
文化广角
  标题导航
以舞为媒 广交四海朋友
贝宁学员中国之旅
感触深
BMW助力中国儿童
交通安全教育
逐渐消失的非洲刻面艺术
中演票务通




 中国文化报 >  2009-11-11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演票务通
“票务高速路”力助十一运会创票房神话

  十一届全运会已经圆满结束,而一路飘红的票房依然让人津津乐道。据统计,除开闭幕式以及9月之前结束的冰上、男足U20、网球团体等项目,本届赛会共售出赛事门票超过100万张,实现收入逾1600万元,创下了历届全运会票房最高纪录。

  “票务高速路”深入人心

  组委会票务中心主任李国琳分析,十一运会之所以能够创造票房“神话”,是因为有了平民票价的政策和先进的售票系统这两大法宝。

  为了让民众能够方便、快捷地买到全运会门票,十一运会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中演票务通”电子售票系统。“中演票务通”在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仅用短短的两周时间就把售票系统和打票机铺设到山东省500个售票网点,实现了门票销售的联网和实时管理,确保每个县(市、区)都至少有一个销售点。同时,“中演票务通”利用自身已有的平台优势,还推出了网上购票、团体购票热线,从而构建了网点、网站、客服三位一体的立体销售格局。

  这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联网售票的创举,打造出了一条真正的“票务高速路”。谈起“中演票务通”所提供系统的优越性,组委会票务中心的另一位负责人由衷地称,正是由于抛弃了传统的人工售票方式,本届全运会的售票工作才做到了省心、省力、安全、高效,并最终确保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其实,通过与十一运会的合作,“中演票务通”也从中获益良多。本届赛会是奥运会后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赛事,借此契机,中演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服务品牌形象,扩大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建设“票务高速路”的概念身入人心,其直接效果已经显现。距下一届全运会虽然还有4年之遥,但是东道主辽宁的有关方面已经主动和中演接触,就下届赛会的票务合作展开洽谈并达成了初步意向。

  欲作全国票务第一

  文化产业发展有3个策略:品牌策略、渠道策略、主体策略。这是中国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基本路径。其中,渠道是文化产业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作为文化产业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中国的票务行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亟待更新换代、重新布局。票务网络系统作为一种以高新科技为支撑的文化服务体系,是服务文化消费、引导文化市场、拉动文化内需、整合文化资源的重要平台,是与出版发行、电影院线、广电传输网络并行的中国文化产业四大渠道之一。

  2008年,国家发改委、文化部、财政部等九部委在联合发布的通知中,明确了“建立全国文化体育电子售票系统,打造统一的涵盖文艺演出、体育等领域的公共票务平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方针。

  其实,在相关政策方针出炉前,隶属于中国第一家大型国有对外文化企业集团、文化体制改革的排头兵——中国对外文化演出集团的“中演票务通”,一直以来设立的目标就是打造大型连锁超市概念的票务营销网络,建设中国第一票务院线品牌。目前其所涉及的领域涵盖了演出、展览、体育、电影、旅游、交通等各类票务,其北京的票务代理点多达近百家,主要分布在各大剧场、体育场馆、商场、写字楼、高校以及其他专业票务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文化体育票务网络。

  但仅仅占领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的市场还远远不能满足中演的大胃口,如何占领全国市场才是他们所考虑的。相关政策方针的出台可以说正中中演下怀,为中演打造全国票务网络系统、实现中国票务市场领头人的目标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环境。目前,其已在全国18个主要城市有了自己的阵地,全运会之后,将加快全国范围内的票务网点铺设、剧场院线的终端占领等工作,进一步引进资金、人才和全国性的跨区域管理,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发展演出、体育、旅游领域的大票务营销,在电子商务和线下实体网络的基础上,实现票务系统、文化产品交易和文化资源整合3个平台的综合打造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