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文
编者按 日前,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揭晓,一个县级群众文化活动——江苏省吴江市区域文化联动榜上有名。这个最初由一个县文化馆策划启动的活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文化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自2003年开始,通过区域文化联动的方式,不仅极大丰富了当地乡镇、村的文化生活,还拉起了一支支农村文化活动队伍,产生了一批批优秀的农村文化节目。6年来,从三镇联动到十镇联动,到包括浙江省湖州市、嘉善县和上海市青浦县等在内的长三角地区的文化联动,肇始于吴江的区域文化联动,盘活了一个广大地域的农村文化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区域内群众文化生活,这对于如何破解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经费紧张、设施落后、人才短缺、艺术水准较低等困境,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自2003年起,江苏省吴江市连续开展“区域文化联动”活动。该活动以广场文艺联演为主要载体,同时开展电影联映、书画联展、优秀社团联评、文艺创作联动和理论研究联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09年10月,区域文化联动获得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并被列为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
动因
吴江市地处江、浙、沪交汇处,是长江三角洲最具活力的新兴城市之一。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外来人口的急剧增多,吴江市呈现出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需求总量激增、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的趋势。而吴江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特别是乡镇文化站,普遍存在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不足、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不足、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呼唤和要求城市文化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外来人口的增多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激增,也迫使城市必须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优化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吴江市提出了“区域文化联动”理念,并开始实施“区域文化联动”活动。
总体构思和主要措施
吴江市实施“区域文化联动”活动的总体构思是:有效地整合、利用区域内文化资源,降低公共文化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益;利用吴江处于江浙沪的交界处这一特殊的地理优势,将吴江乡镇文化建设放到全市乃至长三角一个较为宏大的格局中,加强同质和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和互动,促进区域内文化的共享、共建与共荣;通过实施区域联动项目,活跃和丰富城乡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创新载体、创设活动、创优作品,提升吴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区域文化联动促进吴江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打造区域文化联动项目品牌,彰显吴江的文化品格,增强吴江的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为了保证 “区域文化联动”活动的顺利实施,吴江市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建立区域文化联动组织机制。先是在2003年建立了由吴江市文化馆牵头,吴江市盛泽、平望、震泽3个镇的文化站参加的文化联动组织机制;2004年,建立了由吴江市委宣传部、吴江市文广局牵头,全市10个镇党委、政府共同参加的“吴江市十镇联动”组织机制;2009年2月,建立了由吴江市文广局牵头,上海市青浦区文广局、浙江省湖州市文化馆、浙江省嘉善县文广新体局、吴江市文广局共同参加的“长三角区域文化联动”组织机制。创设区域文化联动载体和平台。创设了“吴江市三镇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吴江市十镇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江浙沪文化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等载体和平台,举办了系列农村文化广场演出活动。整个活动由吴江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和各镇党委、政府等主办,吴江市文化馆、各镇文化站承办,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协办。制定开展区域文化联动的一整套方法。为了切实做到文化联动,使“吴江市十镇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收到良好的效果,吴江市形成了一整套工作方法。每年“十镇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举行之前,吴江市委宣传部、吴江市文广局都要召集所有乡镇及相关部门开会,研究演出主题、内容和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吴江市文化馆负责演出活动的策划、辅导、统筹、舞台、灯光、音响、舞美等工作,并在组织、业务、技术上提供服务和保障。全市十个镇各自创作、排演一台90分钟的节目,先在本镇的文化广场演出,市文化馆再从十个镇排演的节目中抽调部分优秀节目组成一台综合节目,到各个镇巡回演出。每年区域文化联动大型广场文艺演出活动全程历时均为2至3个月,从5月开始至7月结束,每周在乡镇文化广场演出2场,共演出20场以上。不断丰富区域文化联动的内容和形式。为了使区域文化联动常搞常新,吴江市不断丰富区域文化联动的内容和形式。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年年有不同,年年有新意,使区域文化联动始终保持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旺盛的内在活力。
开展情况
从2004年至2008年,吴江市已经连续举办五届“十镇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作为“十镇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的前期探索,2003年吴江市乡镇群众文艺巡回演出在盛泽、震泽、平望三镇进行。从6月27日至7月2日,每镇演出2场,共演出综艺节目88个,演职人员500多人次,观众10余万人次。2004年吴江市“十镇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首次在全市十镇中巡回演出。演出以弘扬主旋律、贴近群众生活的优秀节目为主,从5月下旬开始至7月下旬,每周每镇演出2场,共演出22场,观众20余万人次。2005年第二届吴江市“十镇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从5月中旬开始至7月中旬,每周每镇演出2场,共演出20场,观众20余万人次。2006年第三届吴江市“十镇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以“繁荣吴江农村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以诚信和法制教育为主题,结合“八荣八耻”等宣传,从4月底至6月下旬,每周每镇演出2场,共演出20场,观众近20万人次。2007年第四届吴江市“十镇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以“关注农民、关注外来工”为主题,从4月底开始至7月初,每周每镇演出2场,共演出20场,观众近20万人次。2008年第五届吴江市“十镇(区)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从4月底开始至6月底,共演出18场,观众达16万人次。2008年,吴江市还举办了“走进农村·欢乐吴江行”暨吴江市“镇村齐动”文艺流动演出活动。吴江市文化馆利用市文广局出资购买的一辆价值80万元的流动演出车送戏下乡,吴江的公路通到哪里,他们就把演出送到哪里,把欢乐送到哪里。演出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戏曲、滑稽戏、小歌舞为主,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和好评。此外,吴江市还举办了一系列“区域文化联动”子项目活动。2003年,吴江市举办了纳凉文艺晚会活动周,时间在当年的8月底,连续演出4场,分别为市艺术团专场、市法制宣传专场、苏州群文展演专场、吴江群文精选专场。其中苏州群文专场邀请了昆山、张家港、太仓、相城等区县的优秀文艺节目到吴江演出。2004年,吴江市举办了庆祝建国55周年文化活动专场演出,时间在9月底10月初,连续演出4天,分别为苏浙沪优秀合唱团音乐会、亨通集团企业文化专场、“联通杯”吴江市第三届声乐舞蹈新人大赛、江苏省群文优秀节目吴江献演专场。4天共演出节目41个,参演人数为270多人,4场中有2场为上海、苏州、浙江嘉兴、太仓、南通、扬州、常州、昆山等江浙沪区域的联合演出。2008年吴江市举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59周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第七届广场纳凉晚会活动周,活动周除了有“联通杯”第五届声乐舞蹈决赛、“联通杯”第四届戏曲艺术节票友决赛、“新吴江人”才艺展示专场外,还设置了浙江省湖州市群艺馆演出专场、上海市南汇区惠南镇金秋歌舞团演出专场。吴江市还举办了“十镇联映”百村千场电影放映活动。2006年4月,吴江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下发了《关于举办吴江市首届“十镇联映”百村千场电影放映活动的通知》启动了每年一届的“十镇联映”活动。活动要求本着“政府倡导,社会参与,资源整合,市场运作”的原则,以集中放映和分散放映两种方式,将千场电影送到全市农村。集中放映是免费送电影,由政府组织10支放映队(全部使用数码放映机)到各个镇的10个村,在同一晚同时放映。分散放映是各镇电影队通过多种方式、走市场化道路进行有偿放映。联映活动受到了农村群众特别是外来民工的欢迎,最多的一场放映,观众达2万多人。2006年全市“联映”1100场,2007年“联映”3197场,2008年达3392场。
为了进一步拓展联动区域,延伸联动边沿,丰富联动形式,提升联动品位,集约联动资源,提高联动效能,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2009年2月25日,吴江市文广局与浙江湖州、嘉善、上海青浦文化部门商议,决定在2009年开始组织长三角区域文化联动,并以长三角文化联动为载体,以湖州、嘉兴、青浦、苏州为辐射源,逐步向更大的区域拓展。同时,江浙沪互动和吴江市“十镇(区)联动”、镇村齐动有机结合,实现更大区域的文化资源整合、共享,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创新点和创造点
“区域文化联动”活动具有多维的创新点和创造点。
首先,在观念和理念上有所创新。“区域文化联动”突破了就农村文化建设而搞农村文化建设、就地方文化建设而搞地方文化建设的惯性思维和框束,针对吴江农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区域文化联动”理念,把吴江市农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放置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中,通过实施“区域文化联动”项目,开阔自身的文化胸襟和文化眼界,建构起开放、联动的区域文化发展机制,吸纳、整合、利用区域内及周边优质的文化资源,激发区域内的文化创造活力,实现区域文化的共享、共建、共创、共荣,提升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维护并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其次,在内容和形式有所创新。“区域文化联动”在内容上突出体现先进文化的内涵,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目内容涵括了多个方面:获得过国家文化部群星奖的群众文艺精品节目;新创作的优秀群众文艺节目;昆曲、芦墟山歌、评弹、苏剧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节目。“区域文化联动”在形式上也有很大创新。首先,创造了吴江市“十镇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等载体和平台,演出场地不仅设在乡镇文化广场,还购买和动用了流动演出车,把寓教于乐的节目直接送到田间地头或农民的家门口。其次,区域文化联动的形式除了举行大型文艺巡回演出外,还有电影放映、文化理论研究交流、文艺创作研讨、书法美术摄影交流展、业余文艺团队大展、乡土刊物评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第三,在方法和手段上也有所创新。“区域文化联动”项目在实施的方法和手段上也有许多创新和创造点。一是借助党委、政府的力量来加大项目的实施力度。每届“区域文化联动”项目的实施都得到了吴江市委、市政府以及各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市四套班子领导亲临演出现场观摩节目,检查督促工作,鼓励演职人员;市文广局领导亲自过问,足迹跑遍每个镇区,研究解决活动的安全、演出等事宜;各镇领导不仅担任每届“吴江市十镇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领导小组的组长,还具体参与活动的组织和安排,热情周到地接待全体演职人员。二是集聚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举办“吴江市十镇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等活动,除了宣传、文化部门共同主办外,还通过为之创作节目和进行宣传,吸引司法、计生、卫生、劳动社会保障、创建健康城市办公室、创建放心城市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参加,同时,通过设立企业形象展示的平台,吸引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农村商业银行、亨通房产等企业参加。因为“区域文化联动”属于政府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公安、城管、供电等部门以及相关社区也对项目的实施从场地选择、现场秩序维持、供电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的聚合,使得项目的实施有了可靠的动力和保障。三是以多元化运作的方式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区域文化联动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吴江市采用了政府主导、企业赞助、乡镇投入、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方式。即政府投入一部分资金,企业以冠名形式给予一定赞助,乡镇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其他社会力量给予一定的资助,让老百姓享受免费的文化大餐。据不完全统计,6年来,全市各级政府相继投入300万元,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农村商业银行、亨通房产等企业相继资助100多万元。四是以促进区域文化交流、交融、共享、共建、共荣的方式来推动项目的有效实施。在实施区域文化联动项目的过程中,吴江市不仅实现了各乡镇文化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利用,还实现了苏州市内、江苏省内以及与吴江比邻的上海、浙江境内的文化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利用。2003年起,他们先后邀请了浙江嘉兴、湖州、桐乡,上海南汇,江苏南通、扬州、常州、无锡、海安、建湖、苏州5县市及苏州工业园区等省内外的优秀群文专场在国庆期间到吴江进行连续5天的演出,同时还积极组织本地节目到外地演出,大力推动了区域内群众文艺的发展和繁荣。五是以评奖和表彰的方式来促进项目的持续实施。每届“吴江市十镇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主办单位吴江市委宣传部和吴江市文广局都开展评奖和表彰活动,表彰优秀节目、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放映单位和优秀个人。这对区域文化联动项目的持续实施起到了实质性的促进作用。第四,机制和体制也有所创新。一是项目实施的主体既有党委、政府及政府部门,如吴江市委宣传部、各镇党委政府、吴江市文广局;也有文化业务部门,如吴江市文化馆、各镇文化服务中心。二是根据子项目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灵活的运作方式,既有公益性方式,也有商业性操作,还有两者的有机结合。三是把项目的实施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农村文化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建设,与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相结合。
效益
促进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城乡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区域文化联动”活动开展以来,吴江城乡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业余文艺团队建设、文艺作品创作、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出成绩。市区新建了高标准、高规格的大剧院、图书馆,乡镇文化站的设施面貌也焕然一新。各乡镇均拥有十数支业余文艺团队。6年来,在“区域文化联动”项目的促进下,全市共创作排练及演出各类文艺节目2000多个,一批优秀的文艺节目在省和全国赛事中获奖。
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区域文化联动”活动吸引了众多部门、众多行业、众多企业和全社会参与,是多部门、多行业、多层面的文化大联动,最多的时候曾有7个部委办局共同参与主办,通过创作、演出反映各行各业新风貌的文艺节目,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同时也宣传了各行各业的建设成就,团结、凝聚和振奋了人心,有力地促进了吴江经济社会的建设。特别是借助“吴江市十镇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平台对相关企业的宣传,对企业文化的打造、企业品牌的树立、企业形象的推广、企业产品的营销和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6年来,吴江市共举行大型文艺巡演130多场,参演人员2.1万多人次,观众达100多万人次。“区域文化联动”不仅给吴江带来了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使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文化的盛宴,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和欢乐,同时,也和谐了人心,使人们的情感得到了舒张、释放和交流,使外来务工人员顺利地融入吴江,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促进了吴江文化形象和文化品牌建设,增强了吴江文化软实力。“区域文化联动”活动大大提高了吴江的文化知名度。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多次报道了吴江市开展“区域文化联动”所取得的成效。自2003年以来,在“区域文化联动”项目的促进和推动下,平望镇新世纪文化广场、同里镇退思广场、桃源镇严慕文化广场被命名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吴江市文化馆“十镇联动”活动项目和同里镇“周周演”活动项目被评为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十镇联动”活动项目还被评为第八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服务奖”。此外,同里镇、震泽镇还被命名为国家和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芦墟镇被命名为江苏省民间艺术(山歌)之乡,同里镇被命名为江苏省民间艺术(宣卷)之乡。
“区域文化联动”活动拓展了县域文化建设的途径和空间,开启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思维,创造了区域文化交流、合作、共享、共建、共荣的成功模式,树立了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