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传
近日,中国蜀道将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的消息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所谓“文化线路”,指的是“与一定历史时间相联系的人类交往和迁徙的线路,包括一切构成该线路的内容和密切联系的自然元素的一种线型文化景观”。这一概念于1994年在马德里文化线路世界遗产专家会议上正式提出。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文化线路宪章》,标志着“文化线路”正式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的新领域。在这一全新概念的启发和激励下,许多隐性文化遗产浮现于世,一系列无形的“文化线路”相继申遗成功。
目前,《文化线路宪章》中已经确认了30多条文化线路以备推荐给世界遗产委员会,中国的丝绸之路和大运河都在其中。世界范围内已经被纳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名录》的“文化线路”有西班牙圣地亚哥朝圣之路、法国米迪运河、荷兰阿姆斯特丹防御战线、奥地利塞默林铁路、印度大吉岭铁路、阿曼乳香之路、日本纪伊山脉圣地和朝圣之路、以色列香料之路等。
左上:奥地利塞默林铁路
左下:法国米迪运河
右上:阿曼乳香之路
右下:日本纪伊山脉寺院
圣地亚哥朝圣通道:
西班牙又一张文化名片
在欧洲,圣地亚哥·德·卡姆波斯特拉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这座人口不足10万的小城在中世纪被人们称作“世界的尽头”。但丁曾经说过:去过或即将前往圣地亚哥之家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朝圣者。古往今来,不计其数的虔诚信徒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沿着荒凉的朝圣通道奔往终点圣地亚哥顶礼膜拜。
这条漫漫长路跨越比利牛斯山脉,连绵蜿蜒于西法边境。起点始于法国南部,分别经由松波尔特峰和伊巴涅塔峰两处进入西班牙境内,汇合于纳瓦拉地区的蓬特拉雷纳,最终形成一条固定线路。圣地亚哥朝圣通道最早于公元9世纪就已出现。1985年,它被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随后又被欧洲议会定为第一条欧洲文化旅行路线。时至今日,圣地亚哥朝圣通道已经成为除斗牛和弗拉门戈之外,西班牙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法国米迪运河:
近代科技工程的艺术展示
米迪运河位于法国南部,全长240公里,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是近代最重要的土木工程成就之一。建于1667年至1694年之间的米迪运河集中体现了路易十四王朝的辉煌成就,采用了当时西方世界最先进的工程技术,极大地推进了科技的发展,为工业革命铺就了道路。通过建设者的精心设计,运河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让技术成就变成了艺术作品。
几个世纪以来,米迪运河为流经地区的繁荣做出了贡献。拥有300多年历史的米迪运河,沿途不但有看不完的中世纪古迹,还有法国南部乡下的田园风光。
阿姆斯特丹防御战线:
荷兰的长城
长久以来,面对外来入侵者,荷兰人感到有必要利用地理特点保卫自己。于是从16世纪开始,荷兰王国就一直在淹没地带创造和发展着一个防御系统。1815年,国王威廉姆一世命克拉延霍夫将军为国家防线做出规划,最终导致了新荷兰水防线的诞生。20世纪冷战开始以后,荷兰的最后一道水防线又成为北大西洋公约防御阵地的一部分。
阿姆斯特丹防御战线是一个围绕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周围的圆形工地,由荷兰王国国防部在1880年至1920年建立。整个防线呈环状,在阿姆斯特丹四周延伸135公里,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为控制水量而设计的防御工事。为确保国家中心部分的安全,坝上共建有45个堡垒并配有大炮。在这座人造景观中,包含了许多混凝土和砖结构混合而成的建筑物。它们主要用在军事上,象征了一个有着很多变动的遥远时代。
塞默林铁路:
仍在发挥运输作用
塞默林铁路建于1848年至1854年,穿梭于奥地利东部维也纳至意大利边境的里雅斯特的崇山峻岭之间。整条铁路全长41.7公里,当时动用工人2万余名,是欧洲第一条穿越阿尔卑斯山隘口、行驶于阿尔卑斯山脉间的高山铁路。塞默林铁路不仅在国内和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塞默林地区的开发。不但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且自身也成为了阿尔卑斯山区的知名风景区之一。
塞默林铁路的完工使阿尔卑斯山的美景尽收眼底,沿途一片片造型别致的建筑物与秀丽的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所经地区随之发展成为居住及休闲娱乐用地,开创了一个新形态的文化景观。作为人类征服自然的象征,目前这条铁路仍在使用,并被世人誉为“欧洲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阿曼乳香之路:
鲜为人知的黄金商道
在阿拉伯半岛,有一条鲜为人知的重要商道,兴衰起伏长达300年之久,历史上称之为“乳香之路”。乳香是一种树脂,凝固后变成半透明的白色或黄色颗粒,其价格曾经一度等同于黄金。古罗马的祭司们大量使用乳香,在神庙中制造烟雾缭绕的神秘气氛。此外,由于香料具有很强的杀菌和防腐效果,焚烧乳香还可以消除异味、防止疾病传播。
不少国家产乳香,但公认最好的乳香出自阿曼南部的佐法尔省,味纯且色正,年产量高达7000吨。“乳香之路”在阿曼境内的4个遗址分别是盛产乳香的杜克河谷、出口乳香的霍尔罗港口、位于佐法尔省的巴利迪城以及保留了古代往来沙漠商队足迹的叙氏尔绿洲。
日本纪伊山脉:
古道与神殿遣址
纪伊山脉位于纪伊半岛的大部分山岳地带,郁葱茂密的森林覆盖着群山,自古以来就被视作神佛仙居之地。纪伊山脉和朝圣路线及其周围的文化景观充满神秘色彩和浓重历史韵味。这条古道由中边路、小边路、大峰奥驱道、伊势路和高野山町石道5条线路组成。与西班牙的圣地亚哥朝圣通道一样,是世界罕见的文化线路遗产。
山脉拥有大量建造于古代的宗教神殿遗址,最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9世纪。3处最具特点的胜地由朝圣路线相连——吉野·大峰位于纪伊山脉的最北部,以修验道的圣地而得名;熊野三山是纪伊山脉东南部3座神社的总称;高野山上有100多座寺院,俨然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宗教城市——这些遗迹和周围的森林景观反映了1200年前日本的古老文化,是当时传统的日本神道教与从中国和朝鲜半岛引入的佛教融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