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省群众艺术馆、温州市文广新局承办,温州市群艺馆执行承办的浙江省群星奖舞蹈大赛在温州举行。
这是为迎接2010年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备战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而举办的选拔赛,比赛不仅为浙江省群众舞蹈工作者提供了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更是对近年来浙江省群众舞蹈创作和表演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阅。
11个市选送的参赛作品,均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从一个个侧面反映了浙江人民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精神风貌,可谓是浙江省群众舞蹈艺术的一次盛会。
湖州的蚕文化源远流长,姑娘出嫁要在蚕匾上寄托家人朋友的祝福及姑娘对未来的希望。湖州市选送的舞蹈《蚕匾上的婚礼》,运用湖州以蚕匾迎亲的习俗,刻画了姑娘出嫁时微妙的心理变化,表现了劳动人民朴实、勤劳、智慧、乐观的性格。由杭州市上城区文化馆选送的舞蹈《脊梁》,以钱塘江堤坝为背景,在汹涌的浪潮中,一群钱江男儿用脊梁展示出他们顽强拼搏的力量,不屈的脊梁筑起坚强的堤坝,融合着生命强力和坚定意志。龙裤是渔民出海劳作的一种穿着,由来已久,寓意渔民穿上它如龙腾江海、游刃有余,是渔家人对出海渔民能够平安的一种精神寄托。《龙裤的诉说》讲述了一位渔家女子一生中要为自己的亲人——少年为父、中年为夫、晚年为子缝制多少条龙裤,丝丝针线寄托着渔家妇女对出海亲人的思念,条条龙裤诉说着渔家儿女生离死别的苦难,渔家与海的故事延续了一代又一代。而舞蹈《瓯绣》的灵感来自于中国六大名绣之一的温州瓯绣,作品展现一群端正、贤惠的绣女,她们衣裙飘扬、摇曳多姿,一双双纤纤玉手的飞针走线下,一幅幅绣品如蓓蕾绽放,美不胜收。她们相互切磋绣技,传承绣艺,一针一线里绣出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腊月的风情卿卿我我,暖暖的火笼红红火火。《暖冬》中如今的畲乡犹如一幅和谐的画卷,丰收的喜悦感动了姑娘、小伙儿。从刀耕火种到小康生活,畲乡人唱出了心中最动听的山歌,跳出了心中最美妙的舞蹈……这些参赛作品中有显现民间风俗的《轧蚕花》、《金华斗牛》;有展示江南女子柔美风情的《竹儿青,妹儿红》、《拷花头巾·水乡女》;有讴歌时代精神的《跨越》、《松·风》;有反映老年生活的《路灯下》、《红畲带》等,可以说创作题材丰富多彩、舞蹈语汇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浙江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刁玉泉告诉记者:“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备战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评比活动的关键一年,更是浙江省群众文化全面投入、全面创作、全面展示的一个大年。各地各级文化部门高度重视,涌现了许多生活面广、角度新颖、内容丰富、风格鲜明、质量较高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可以说是浙江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和浙江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
据了解,本次大赛共有35个作品参赛,分别设置了舞蹈创作、表演、音乐创作3个类别的金、银、铜奖和优秀组织奖,其中特别优秀的作品将选送参加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评比活动。
(叶 子 刘秀杭)